蛇在古代曾作为氏族族徽图腾。《山海经》中说:“轩辕之国,人面蛇身,尾交首上。”传说中的伏羲、女娲皆人首蛇身。唐李冗《独异志》说:“宇宙初开之时,仅有伏羲、女娲兄妹两人,议以为夫妻,又自害羞,乃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两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妹以扇蔽面。”所以古画上的伏羲、女娲像,每每作人首蛇身交尾状,且两人分执规矩,公管乾坤。在河南南阳东汉梁武祠的石室里,有这样一幅画像:伏羲、女娲两尾相交;两人上方,尚有两小儿,这两小儿应该是伏羲、女娲的后代。
蛇的形象在古代又常与女性相关。《诗经·小雅·斯干》中有“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之句。最著名的莫过于“白蛇传”,其中的白娘子和小青,虽是两条变成人形的蛇,但并非残忍狠毒的形象,倒是温柔多情较富人情味女性味的典型。有趣的是,外国也有这样的传说,如《圣经》里所说的蛇。在伊甸园里,蛇原是长得很美丽的天使,有一对漂亮的翅膀,能在空中飞翔,说话声音像银铃般清脆悦耳。后来,它为了帮助人类的祖先———赤身裸体的亚当和夏娃变得聪颖和文明起来,劝他们尝一尝智慧树上的果子,让他们知道羞耻,穿上衣服。结果上帝勃然大怒,罚蛇用肚子走路,这可谓天堂里的一大冤案。
我国上古时代的原始宗教崇拜的百物中,如龙、凤、蛇、虎、象等,也是以崇拜蛇最为主要,因此显现在文化艺术上的,也都以蛇形为主体。以文字而言,风云雷电神等,都是蛇之形的神奇变幻。所以说,蛇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在古人的观念中,认为造物主就是“女娲”,女娲创造人,也创造万物。汉初马王出土的帛画中,就有人面蛇身的女娲像。在夏商周三代,认为吉祥的龙就是由蛇加以美化神圣化之后升华而成的。据考证,蛇与龙在文化上是同一根源,蛇龙是古人崇拜的图腾。
蛇有冬眠春晓的习性,正与自然界花开花落的季节变换相符。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闽,为东南越蛇神。”据考,远古年代居住在福建的氏族即以蛇作为崇拜的图腾。在出土的商朝时的青铜饰物中,人与动物往往践踏于象征“地”的蛇身上,表示人对它的尊崇,同时也表示蛇之无限的神力。夏朝大禹之子——启的图像上,是在耳中伸出两条模样凶恶的蛇,谓之“王耳蛇”这是蛇图腾的标志,也有为王者示威、示圣、示荣之意。
我国关于蛇的传说甚多,并带有强烈的神话色彩。晋朝的《搜神记》中说:“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另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关之山,至空穴,有神蛇身人面,示禹八封图,并授以玉简,禹即执玉简以平定水土。由此可见古人对蛇的尊崇。
蛇的形象很早就出现在一些服饰和古玩器物上,以蛇纹图案作装饰屡见不鲜。据考古发现,战国时有蛇纹瓦当,秦汉时有蛇形玉饰,隋唐时有蛇纹铜镜(即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宋代有蛇首瓷执壶,还有古代花钱上的蛇纹图案(即十二生肖钱和龟蛇钱)、龟蛇纹绘制的旗帜等等。龟蛇象征长寿动物,历代文人墨客对此多有吟咏。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送周鲁赴举诗》中说:“自握蛇珠辞白屋,欲凭鸡卜谒金门。”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游彭祖庙诗:“跨历商周看盛衰,欲将齿发斗蛇龟。”都绘声绘色地给蛇以崇高的赞誉。史书载:“龟有甲能捍难,蛇无甲见人退之,是避难也。”人们以蛇为旅游胜地的有蛇山、蛇丘、蛇岛等,招徕四方游客。(陈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