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过了两次年,一次是在除夕夜和全国人民一起过的,一次是在二月初一和桐林村的村民过的。
你一定会纳闷:二月初一过年?是的,就在二月初一,就在永安市小陶镇桐林村。
早些时候,在一次茶余饭后,听永安的朋友小郑说起有个地方二月初一过大年,我也将信将疑,但小郑说他已经去过三次,并且把那盛况描述得绘声绘色,甚是诱人,让我心驰神往,便决定要去看个究竟。
二月初一那天上午,我邀请了三明市博物馆刘晓迎馆长、民俗专家宋经文老先生和摄影家老邢一同前往。十一点,我们在小陶下高速,刚往右一拐弯,就听到远处鞭炮声此起彼伏,国道上人车拥堵,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好不容易将车开到桐林口,只见警察已在此设岗,禁止车辆进入,看着路两侧的上百部车,我们也理解:如果这些车都进去,村里一定会塞得无路可走。
过了一座小桥,走在村道上,我看到和我们一样提着水果、饮料、鞭炮的上千宾客只能慢慢地前行。来到小郑在当地的同学小管家,门厅已摆开十余张饭桌,主人热情地招呼我们先包青粿吃,那青粿皮泛着好看的绿色,透出阵阵粳米和艾叶的香气,馅料也很讲究,用鲜肉、香菇、笋丝和豆腐干等精制而成,真是色香味俱佳。
吃过青粿,我们到村中拍照。见一老者,便向他请教村里这一独特民俗有何来历,他说是祖先有一年外出讨债迟归,家人一来是因为杳无音信,没有心情过年;二来是因为没钱过年,便等着他回来,在二月初一才过年,后来这一习俗被固定下来,年年都在二月初一过大年。
转了一圈,我看到桐林村在山区算是个大村庄,地势平坦,有一片上千亩的洋面田,文川河绕村流过,水源充沛,这个时节田野上种着清一色的莴苣,整齐的菜畦,嫩绿的幼苗,把村庄装扮得格外美丽,同时也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村中处处新建的三、四层小楼,让我直觉这是一个比较富庶的“新农村”。
回到主人家,便开始吃年饭,这时老天下起小雨。品尝一道道可口的乡村菜肴:干蒸土鸡、树菇老鸭、莲子猪肚、小陶豆腐······喝着自酿的陈年老酒,看雨丝落下、雨点在身边溅落,真是惬意,宋老先生兴奋地直呼:真棒!真棒!一时兴起,亮嗓唱起永安大湖的民歌,好听的调子引来宾客的围观,宋老唱的愈发起劲。
待到筵席将毕,雨也停了,太阳出来了,不禁让人感慨这早春二月,好雨知时节。因为要赶回去上班,我们只得起身告辞,主人一再挽留,要我们吃过晚饭再走。我们说:明年再来,主人便吩咐我们到时多邀些人来,说按当地风俗:谁家来的客人多,谁家就有面子、福气多。好一个福气多!望着主人满脸的真诚,我也在心里默默为他们祈祷:来年太平丰收,福气多多! (肖文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