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嘉年间(1736~1820年)徽调经浙江、江西传入泰宁,一路从江西省的宜黄、广昌经福建省建宁、宁化到泰宁南面的善溪、双坪等地,称为“西路”;一路从江西省上饶经福建省崇安、浦城、建阳传至泰宁龙湖、朱口等地,称为“北路”。徽调传入泰宁后,受地方语言的影响,不断吸收本地的歌谣小调、道土音乐和民间艺术,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梅林戏。梅林戏因其发祥于泰宁县朱口镇梅林村而得名。
旧时,泰宁梅林戏的表演者多于农忙务农、农闲时演戏,故有人称其“四季班”。至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梅林十八坊“四季班”改用当地的土官话,演唱中揉进了民歌小调,颇受观众欢迎,称之为“土戏”。“土戏”先后传播到将乐县的安仁和明溪的常坪等地,演出遍及闽西北和江西的黎川、广昌、石城一带。同时,受闽、浙、赣边境商贸往来的牵动,江西上饶一带的赣剧的戏班也时常到闽西北的会馆演出,通过互相交往,梅林戏班从赣剧中汲取了不少精华,提高了自身利的演艺水平。
目前,泰宁县尚有专业与业余梅林戏剧团各一个。由于演出市场的萎缩、人才的断层、剧种的“变味”, 业余梅林戏剧团为生存所迫,已“变脸”为“鼓乐队”,而泰宁县梅林戏剧由于体制和管理等因素,其生存也是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