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剧在闽西北演出活动,与闽西汉剧、广东汉剧都有一定渊源。闽西汉剧、广东汉剧,以往当地人都称之为外江戏。据晚清秀才钱热储称:“湖南曾纪渠观察守潮州时……曾与人言外江班系其乡湘南派”。欧阳予倩早在三十年代就说闽西汉剧本源于祁阳戏。《中国戏曲志福建卷》编纂过程中,发现闽西汉剧与湖南班(原注:即宁化祁剧,亦名楚南戏)有着较密切的血缘关系。并认为:“闽赣两省近邻,祁剧可能从赣南注入闽西,并很快在宁化,清流、归化(今明溪)、建宁、永安、长汀、连城、龙岩、上杭广为流传”。 据老艺人说:“广东汉剧是湖南祁剧从闽西流传到梅县、潮州后发展而成的”。
清同治三年(1864)到八年,楚南“春福台”、“双贵班”、“福泰兴”、“荣德班”都曾到罗坊(属连城县)演出。据在宁化县城居住的宁化祁剧艺人伍忠春 、周忠梅谈:清宣统二年(1910)宁化祁剧艺人龙明信由祁阳带了“新福祥班”到闽西宁化等地演出,他们在宁化的演出活动持续四十余年,先后创办祥、忠、永三个科班,伍忠春、周忠梅便是第二科学徒。宁化县方田乡大畲池氏祠堂戏台化妆室木壁上有毛笔题字:“湖南新喜堂班到此演出开台大吉、乾隆丙辰年清明节”。经考证当时的“新喜堂班”即为现时所称的祁剧戏班⑧。由此可以看出祁剧传入宁化已有二百六十年的历史。
时值今日,宁化县尚有祁剧“四季班”,即平时打工、务农,农闲时,特别是春节前后,依然在城乡顽强地生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