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宁化县安乐乡夏坊村位于宁化县东南部,每年正月十三都要举行一次巡游的古“游傩”庙会。正月十三日凌晨一点开始,“七圣庙”就持续放铳,燃放鞭炮。
宁化属纯客家县。昔日中原人为避战乱向南大迁徒时,大多聚居于宁化石壁,由此衍播到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各国,如今散居在世界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家后裔有1.2亿人,故宁化石壁被称为“客家祖地”和“客家摇篮”。
“游傩”来自于古时的迎神庙会,是人们驱邪祈福,保佑平安丰收的一种民俗活动,而独一无二的宁化夏坊古“游傩”从明清时期流传至今。
宁化县安乐乡夏坊村位于宁化县东南部,每年正月十三都要举行一次巡游的古“游傩”庙会。正月十三日凌晨一点开始,“七圣庙”就持续放铳,燃放鞭炮。这时村里人纷纷拾携带供品到庙里上香祭祀,整个狭小的“七圣庙”全被烟雾笼罩,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气味。大约在早晨八九点以后,巡游古“游傩”就开始了。
上午八时左右,装扮成“梅山七圣”的七个青年男子在吴姓祖堂进行秘密的装神,他们分别是吴姓、夏姓、赖姓推荐的七个人。九时左右,已经装扮妥当的“七圣”依次从吴姓祖堂里出来,顿时神铳、鞭炮声大作,硝烟四起。而每个神圣刚跨出门槛时,左手都会拿着年长主持者递上的一面镜子和一本通书,当空照一下,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再还给主持人,如此逐一而过。装神时或者“七圣”出发以后,这镜子和通书就挂在吴姓祖堂门口。“七圣”的傩面分别代表猿猴、猪、羊、狗、牛、长蛇、蜈蚣七种动物精怪。所有“七圣”全部赤裸着上身,头上、身上插的都是锋利的真刀、锯,用“v”型法器固定,鲜血淋淋。“一圣”红脸,怒目、咧嘴、獠牙、头扎绿巾,下身着黄裙,头上插上一把红色锯子。“二圣”、“三圣”分别为黑脸,怒目、咧嘴、獠牙、头扎红巾,下着黄裙,头上插上一把砍肉刀。“四圣”、“五圣”分别都是黑脸,怒目、舌头吐出,头扎红巾,下着蓝裙,腹部穿过一把尖刀。“六圣”、“七圣” 分别都是黑脸,怒目、横斜咧嘴,头扎红巾,下着蓝裙,左手腕穿过一把尖刀。
“七圣”全村巡游,凡“七圣”经过的地方,家家户户都摆设供品迎接祭祀,上香点烛,鞭炮齐鸣,老老少少都出来,双手合十祭拜。“七圣”手上各持一根竹枝,左右挥动,上千的村民都主动让竹枝抽打,以示能得到驱邪保平安。“七圣”后面是锣鼓队以及十棚古事,孩子们扛着二三十面彩旗紧随队伍。
夏坊古“游傩”据口头相传由来已久,最多的一种说法是明朝中叶,村里吴姓祖先外出经商,有一次遇到涨大水,河里13条船翻沉9条,这时河面上漂来两只箱子,船上的人看到了,不敢去捡,结果又有2条船翻掉。箱子再次漂来,吴姓商人就叫艄公去捡,艄公不肯。吴姓商人说我给你钱。箱子捡上来后,另一条船又被风浪打翻了,只剩下这条船安然无恙。回客店后,吴姓商人要把箱子打开,可怎么也开不了,后来到外面卖了香烛回来烧,才把箱子打开,发现里面都装着非常恐怖的人头面具,于是他就请挑夫把这个救命箱子挑回村放置在自己的住屋内,以后每年正月十三都把面具摆在一个竹制的大簸箕里置于厅堂上,供人们祭祀,随着时空变迁发展演变为崇拜“梅山七圣”。“七圣”祭祀原来只属吴姓所有,后来扩大到吴姓、夏姓、赖姓三姓,至清末已发展成全村人共同参与的庙会,神明崇拜的扩大往往与民众的参与热情联系在一起,这里“七圣”神威、灵验的传说故事流传开来,不仅本村人爱讲,其他姓氏的村民也口耳相传,内容包括了求子、治病、替人解困、预卜凶吉等等,反映了村民对“七圣”的崇敬和畏惧心理。在“七圣”巡游村庄的同时,远近十里八乡的信徒、民众都纷纷赶到夏坊来,甚至远在明溪县的嵩溪、新畲人也会前来。他们有的是为了探亲观看庙会,并亲身接受竹枝鞭打,幸运的还要讨到“七圣”的竹枝回家,这成为了夏坊村世代相传的民俗节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