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在沉沉的群山迭幛之中展开无边帷幔的时候,铿铿锵锵的“乐台”锣鼓。回响着优美的乐曲旋律。于是,人们举着火把、点亮手电,拎着灯笼。喜气洋洋从村村寨寨。角角落落佣进山乡活跃的文化中心,观看流行清流山乡特有的“三角戏”。用山乡独有的风情民俗、纯朴的语言、刚健的动作表演的三角戏,以其活泼清新的表演形式以及高昂雄壮的唱腔,受到闽西北山乡人民的热情欢迎,在山乡群众的土壤里扎下深根,绽开出绚丽之花。
“三角戏”,开初是夫妻唱戏,人又称它夫妻戏,主要行当由生、旦、丑组成。三十年代由江西省入宁化流经清流县东华乡供坊村,是一个四人的三角班。夫妻唱戏。流落乡村。声名远播,以后定居供坊。这个闭塞小山村,向来戏剧分活跃。每当农闲,夜晚、雨天、节日,人们常常凑在一起吹箫弹唱,怡情自乐。来了这个外地戏班,村人哗然。大开眼界,青少年们争相拜他们为师,自发组织戏班。聘请夫妻班作导演。毗邻的里地、基头、桥下等地的青年男女也慕名而来。载歌载舞轰动山乡。一时间,这一带的青年男女争相唱戏、演戏、逢年过节,或冬闲之时,各自巡回在村寨演出,互相观摩,切磋技艺。演出的剧目有《青龙山》、《落马桥》、《才郎别店》、《山伯访友》等,尔后,原有的曲调逐渐演化,渗入了江西采茶戏的部分唱腔,吸收了民间小曲、山歌、凤阳歌等,大大充实了音乐内容,丰富了音乐色彩。建国后,又吸收了汉剧、赣剧、潮剧的曲调。1967年,在三明地区闽剧团老艺人的悉心指导下,还改编演出了《白毛女》、《红灯记》、《沙家浜》等现代戏。
早期,三角戏的乐队只有一人。操持着大小锣、堂鼓、小钹,没有剧本,没有曲谱,由师傅口授,演员清唱、锣鼓过门。尔后,乐队增至3至5人, 文场有二胡、京胡、中胡、三弦、笛、杨琴等。武场有彭板、大小锣、大小钹、小堂鼓、碰铃等。唱腔以五声阶为主。板式以宫调为主,还有商、征、羽调式。声腔不统一,兼收各剧种的多变手法。唱出不同的感情:小旦唱腔欢快、秀丽、柔和、优美。小生唱腔细腻、柔中带硬。老生唱腔激昂、粗犷、洪亮、沉着、节奏性强。丑角唱腔忽强忽弱、忽高忽低、灵活多变。历经数十年的繁衍,这朵在戏剧舞台上璀灿盛开的鲜花不知醉倒几多山乡儿女,激起他们不绝的欢情。他们爱看、爱唱、爱编、爱演三角戏,用浓郁的乡音唱出山乡人们的欢情、喜悦、痛苦、辛酸、追怀、惦恋之情,推进乡人们向戏剧之乡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