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11 月 21 日,在尤溪县实验小学三年级(6)班,语文老师林碧华正声情并茂地朗诵《富饶的西沙群岛》,老师全情投入,学生全神贯注。然而,很难想象,这个在课堂上和蔼可亲、笑容满面的老师,家庭情况却十分特殊。她的丈夫患有进行性肌萎缩,生活不能自理。林碧华除了要给学生上好课,还要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
承受生活意外
上完课,作为年段备课组长,安排好本周教研活动和课程进度后,林碧华带上教案和学生作业就匆匆回家。临近中午,她要给丈夫准备午饭。
“回来啦!”听见开门声,陈亮就知道是妻子回家了。“看看谁来了?”林碧华一边回应,一边领记者进屋。房子是刚装修不久的新房,崭新的家具,收拾得格外整洁,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出女主人的勤快。来到卧室,陈亮已经起身,因为肌萎缩,双脚已经完全用不上力气,吃力地用已经变形的双手辅助,屁股一点点挪到床边。然后双手又撑着床边的两把方凳,慢慢将下肢挪到轮椅上,“好了!”陈亮很轻松似地说。其实这时候他已经把脸都憋红了。卫生间马桶旁也有两把同样的方凳,他上卫生间也是采用相同的方式。
“刚刚发病的时候,感觉天都塌下来了,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陈亮讲述起自己这些年的遭遇,语气里充满了对妻子的感激,“还好有妻子的鼓励:不是还有我吗?天大的事我们一起扛!”
平常心对待困难
林碧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些年来,这个家的里里外外,全倚仗她。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2017年,林碧华的父亲突发脑梗,言语不清、行动不便,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她和兄弟就在父亲的病床前铺设了一张床,轮流和母亲一起帮助父亲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处理大小便。尤其是长期卧床后,经常便秘,办法用尽了,林碧华只能用手……林碧华除了要照顾丈夫,每天都要重复这些繁琐而又必需的护理步骤。 2020年春天,病魔还是夺去了父亲的生命。
父亲病逝后,母亲特别害怕孤独,时常找林碧华倾诉。家里一忙完,林碧华就赶去陪母亲,帮她干些家务活,拉家常、谈琐事,开导负面情绪,让母亲摆脱孤单和寂寞,周末就跟母亲一起睡觉。母亲的心情逐渐好起来了。
“她是一位孝顺的好闺女。”母亲称赞她,街坊邻居也对她孝老爱亲的行为给予好评。这时候,她总笑着说:“这就是生活原本的样子,没有什么可夸赞的。”
爱心孝心责任心
30 年前,21 岁的林碧华长相俊俏、条件优越,与同为教师的陈亮相识、相知、相爱。1995年结婚,1998年育有一子,三口之家非常温馨幸福。不幸从 2007 年开始,丈夫被确诊为周围神经肌肉萎缩症,四肢肌肉缓慢萎缩无力,短短几年,就发展到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工作和家庭的重担重重地压向林碧华。善良的她选择坚强面对,独自承担。作为妻子,她要照顾患病的丈夫、年幼的儿子以及全部的家务;作为老师,她每天要备课、上课、测试、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她每天早出晚归,常常夜深了还在灯下备课,“尤其是父亲患病的那几年,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一天当作两天用。”林碧华说。
15年来,林碧华就像陀螺一样每天忙个不停,全年没有一个休息日。受过多少罪、吃过多少苦,只有她自己清楚。也有人问过她,想没想过离开这个家?“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的。我要给儿子一个完整的家。”林碧华这么回答。 “她坚强、自立,历经磨难依然保持阳光,就是女神一般的存在。”余贞晴既是林碧华的同学,又是同事,对她的情况最为了解,林碧华不仅对丈夫尽心、对长辈孝顺,教学成绩还特别优异,还担任了10多年的年段长,曾获得省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她那股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是我学习的好榜样。”余贞晴说。 2007年林碧华获得了福建省“巾帼标兵”称号,2015年林碧华家庭被评为尤溪县 “最美家庭”,2017年被城关镇沈塔居委会评为“好媳妇”。因为特殊的家庭环境,儿子陈良秋从小就很懂事,做人诚实、待人和善,生活简朴、学习刻苦,201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华东理工大学,如今已是上海一家国企的技术人员。就在前不久,与安徽姑娘小雅喜结连理,为家里增添了大大的喜气。林碧华始终相信一句话:“爱,能够融化一切。”她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起了一个家,也诠释了爱亲敬老的美德。(吴振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