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今天活动不仅是经济上的资助,更是给我们未来人生路的精神启航。”8月26日上午,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举办困难家庭大学新生恳谈会,21名来自全市各地的大学新生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纷纷表示收获很大。
“入学预备课”关键点做好关键事
大学,意味着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对寒门学子如何在生活救助的基础上,再给予精神支持,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上好大学“预备课”,呼应新生对于人生新阶段的“衔接”期待,也是市民政局对传统“输血”救助向“造血”救助转变的一项重要思考。
“要增强自己的主动性,拓展社交圈,争取学习资源,提高自己。只有练就更多本领,才能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脱颖而出。”永安的小罗同学今年考上武汉大学,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想法,通过大家聊、现场谈,既分享了方式方法,也让在座同学有了激励启发。
清流的小赖同学在这个暑假打暑期工,发过传单、洗过碗,体会到赚钱的艰辛。他说:“生活虽然困难,但我也很幸运,得到了很多帮助。到了大学,我要更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改变命运,把爱心传递下去。”
“榜样现身说”传承自强奋斗精神
“不管出身如何,不要气馁,化解生活困难的途径很多,都值得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是在提高自己、融入社会。”已大学毕业的小周同学曾经是低保对象,现已成为一名基层民警。他通过视频连线,提醒学弟学妹“大学生活是不能躺平的”,鼓励提前做好学业规划能力训练,并做到遵纪守法与提高反诈意识。
现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大二年级的小曾同学,大一就被选为班级团支书,“大学学习不同于高中阶段,更加要求我们要严于律己,学会闲中求忙,主动求变。”他建议学弟学妹,“要把握学分、绩点、综测三个方面学业成绩,尽可能打破信息差,通过勤、奖、助三种方式补贴生活所需,化解生活困难。”
每年的“预备课”,市民政局都会邀请一些励志的往届同学现身说法,通过树榜样引新路,传承自强奋斗精神,这样的活动已经开展六年。通过一届又一届、一拨又一拨同学的努力,把社会的善意、政府的关心关爱转化为内生力量,把这种代代传承、助人自助、感恩奋进的精神传递下去,积极回报国家社会,带动更多人传播正能量。
“立志加励志”多维度提升自己
大学的生活要怎么规划?遇到困难要如何克服?这些都是我们应对挑战应该优先做好的准备。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市民政局分管领导给出立志加励志的暖心寄语。
当天,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还为在场的大学生发放助学金。据了解,全市有低保等在校大学生1739人,其中新生476人,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对生活困难大学生按3000-8000元不等的标准,每年一次给予生活救助。对一些特别困难家庭和品学兼优学子,市民政局和市慈善总会再给予叠加补助。今年,全市已临时救助困难家庭大学生1205人次、582万元。
来源:三明日报(庄海燕 罗联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