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三明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抓手,打造“生态、文明、和谐、宜居” 的秀美山城。通过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持续开展,明溪县未来发展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当前的明溪,正举全县之力,全力做靓绿色名片,持续高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绘就生态画卷。本文就此提出几点看法。
一、加快整治步伐,关闭境内所有落后产能企业。新形势、新要求,新起点、高标准。明溪紧握生态这张牌,痛下决心,退出资源性行业,真正为生态让步前行。两年前,明溪县委、县政府毅然决定,关闭境内落后产能的5家小水泥厂和5家结晶硅企业;全面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划定禁建区、禁养区和适度养殖区,关闭、搬迁禁养区内养殖场6家,限期治理适度养殖区内养殖场8家;开展企业清洁生产5家,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的验收比例达100%;落实重点企业减排项目8个,并实行重点企业动态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2012年实现降污减排:减排化学需氧量179吨、氨氮32吨、氮氧化物8吨、二氧化硫367吨,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稳定下降,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达100%,工业用水重复率达80%以上,不断完善水源地环保基础设施,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二、治理环境污染,夯实环保基础设施。通过调结构,腾出了发展空间。但这还远远不够,要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给人民群众一流的环境,必须在污染治理上狠下功夫,才能为明溪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此,明溪实施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程;为遏制污染,明溪实施了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积极做好重点污染治污设施升级改造。同时,明溪不断夯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国家扶持苏区政策发展机遇,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大环保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15万元建设日处理能力100吨的县城垃圾无害化填埋场,9个乡镇建成垃圾中转站及收运系统,88 个建制村普遍建立了垃圾存储点,全县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67%、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100%;投资3150万元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项目涉及8个乡镇29个建制村,对农村饮用水源地进行保护,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对村容村貌进行美化,农村面貌不断靓丽;投资4489万元建成县污水处理厂,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90%;9个乡镇所在地建成了污水处理人工湿地。
三、打造 “绿色明溪”,实施 “森林城市”工程。明溪坚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方向,把绿色变成银行,把绿色变成发展。全面实施“森林城市”工程建设,境内森林覆盖率为80.5%,林地绿化率达94.5%,建有总面积1.8万公顷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7个总面积达19.9平方公里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全县9个乡镇88个建制村建有森林公园68个,77.3%的村庄拥有森林公园,农村人均占有公园面积达到6平方米。建成省、市、县三级种植珍贵树示范村30个,建成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1个省级、53个市级生态村,2011年获“省级森林县城”荣誉、2012年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县”。2010年以来,明溪投入100余万元用于城市扬尘治理和垃圾分类装袋处理、垃圾收集清运等。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三清六改”,重点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牧-沼-果”相结合,资源深层次循环利用的“丘陵山地综合开发”、“庭院生态经济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农业开发模式。
这份沉甸甸的“明溪答卷”,顺应了民意,更彰显了科学发展观指引的伟大力量。逐步退出资源性行业,加大污染治理投入,打造绿色生态,对明溪经济结构转型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既是明溪践行科学发展、落实“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保护环境资源、造福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节点,开创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邱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