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宣传思想工作主体是群众、任务落实靠群众,本质就是群众工作。因此,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群众路线贯穿于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明创建、文化建设全过程,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强大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是宣传思想工作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推动宣传群众工作要着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社会结构和人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回应社会关切、解答大众困惑,是思想理论工作的重要课题。要把握正确导向,通过加强理论宣传普及,用科学理论帮助人们认清前进方向。当前社会思想十分活跃,各种思潮纷繁复杂,需要十分鲜明地指出我们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在重大原则问题上阐明我们的主张、观点和立场,引导干部群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要紧贴群众需求,始终以群众为中心,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最高目标。这就要求广大理论工作者走进群众、贴近群众,把推动理论进基层与实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析事明理、释疑解惑、凝聚共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科学理论的强大威力。要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广大群众的现实和特点,不断改进创新理论宣传形式,使理论武装工作体现时代特点、贴近群众需求、富有实际成效。要持续开展“三个百”活动,以讲坛课堂、编写通俗读物、手机信息、文艺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增强了理论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还要加强队伍建设,突出抓好理论宣讲和理论研究两支队伍建设,盘活现有人才资源,整合力量,推动形成党政各部门、群团组织及各类媒体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推动宣传群众工作要着力把握好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舆论引导的目的在于顺利推进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同和拥护,把整个社会舆论引导到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上来。首先要把反映、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最高追求。一方面,要加大民生宣传,及时把党和政府关于民生建设方面大政方针传达给人民群众;另一方面,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呼声、意志、愿望传达给党和政府,从而推动民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做好社会热点问题引导,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有效凝聚共识。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处于矛盾多发期,热点和焦点问题不断出现,对于社会热点和重大突发事件引发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要重视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做到积极、主动、正确地引导,形成健康有序的主流舆论环境。还要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三、推动宣传群众工作要着力推进文明创建、提高公民素质。精神文明创建是一项群众性的文明实践活动,源于群众,主体是人民群众,目的在于服务群众。只有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形成合力,才能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提高全民道德素养。要把群众广泛参与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抓手,坚持以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指导创建,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建的激情,提高群众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实践证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潜能,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文明城市创建才会深入持久、有生命力,才能取得显著成效。要把教育和引导群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用群众身边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来教育群众,是教育和引导群众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我们以评选推荐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为契机,把培育和宣传典型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推出了一批全省、全市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要把群众受益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根本目的。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是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开展文明创建要从群众的利益和需求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从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抓起,每年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的好事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通过办好事办实事,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使群众在参与中得到实惠,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四、推动宣传群众工作要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一方面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生产出更多积极健康、贴近时代、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文化产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和乡村文化建设,让群众在参与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积极引进外资和调动民间资本,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积极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文化品牌;要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还要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精心实施文化人才培养计划,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肖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