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沙县郑湖乡箭坑村有一位78岁古稀的农村老人陈文凯,他本可在家中安享天伦之乐,但为了方便村民出行,半年多来,不仅捐献出了自己数十年来省吃俭用的积蓄和卖竹子的收入,还用钢钎、镐头这样的简陋工具,硬是把一条大山里的羊肠小道修成了宽敞的乡村道路,打通了连接两个自然村的通道,并在道路沿线搭建了三座简易水泥桥,解决了当地附近百姓出行和物资运输难的问题……
陈文凯的修路工作还在继续,人们在箭坑村的村道上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由来已久的修路梦
陈文凯家的9个儿女各自都成家立业,大部分都离开农村到城里打工生活。
现在陈文凯和老伴仍居住在原来箭坑村的老房子里,夫妻俩靠承包打理村里的8亩竹山维持生计,生活衣食无忧但也并不十分富裕。
谈起义务修路的初衷,陈文凯说这是他埋在心里多年的愿望。
以前连着上箭坑村和下箭坑村的村道,路况差,村民出行很不方便,几年来时有发生意外。
居住小自然村的上箭村的80多岁老人州先进去集镇赶圩的时候,摔了一跤,腿落下残疾;在老汉家做笋干的工人骑车经过该路段时,被路面上的小木头震下,掉到路旁边的河里受了伤;同村60多岁的魏建新家种了几亩树苗,一日,他挑着装满树苗的担子走在这条路上,也滑倒受伤,到沙县医院救治花了不少钱。
村民们过村里这条路时摔倒的事故,让陈文凯暗下决心:有朝一日要帮村民修路。但多年来,这个愿望一种只能埋藏在心底,因为,早年生活的艰辛使他无法如愿。
去年正月初二,陈文凯的老伴上山摘菜时,在这条路上摔了一跤,重唤起陈文凯修路的愿望。这几年孩子各自都已成家立业,经济生活没什么压力,让陈文凯决心去修路,并行动起来。
村民义务帮老人修路
当老人作出拿出自己数十年来省吃俭用的积蓄和卖竹子的几万元积蓄,义务为村民搭桥修路的决定时,家里人多数持反对态度。大儿子说:“你不如直接给人钱搭乘公交车省事。”二儿子说:“你干嘛不把钱留着自己去旅游呢。”但让陈文凯欣慰的是,老伴很支持他的想法,只是担心他的钱不够修路。
去年6月,陈文凯先用钢钎、镐头这样的简陋工具开始修路,后来随着工程量的增大,他花每人一天260元雇佣2至3个工人帮忙修路。
对于老人的修路,村里人也不是很理解,觉得这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大部分村民选择了在旁边看热闹,部分热心村民给陈文凯出主意说,让他去村里贴字报集资修路。但是陈文凯并没有这么做,他说:“我现在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少事,不去要求别人。”
让陈文凯欣慰的是,自己的女婿在闲暇时间也会帮忙修路。修路工程在顺利地进行着,但还是让人意想不到地惹上了麻烦。
一天,陈文凯的女婿在帮忙修路过程中,没注意到路边有一个经久未修的坟墓,结果把这个坟墓旁边的石头弄坏了。坟墓的主人认为家里风水被破坏,从此多方阻挠陈文凯修路。
看到善良的陈文凯因为义务替村里修路受到为难,村里的其他村民看不下去,站出来劝导,后来经过村里协商平息了此次风波。
风波平息后,陈文凯继续修路。经过一段时间,村民们渐渐被陈文凯的执著无私精神所打动。现在村里的21个村民加入了修路的队伍,义务帮助老人修路。
修路还在继续中
从开始修路至今,陈文凯已经投入了5万多元,路两边已经用石头修整好了。由于资金缺少,只能把通往上箭坑村和下箭坑村的村道比较难走的上坡路先打好水泥,比较平坦的路段只能暂缓。
村里的路变宽了,变平了,陈文凯修路还在继续,在箭坑村的村道上还能看到他修路的身影。年前,陈文凯刚把家里的冬笋卖完,有了一部分收入。他准备把这笔收入继续投入到路面的水泥硬化和陡坡路安装护栏上。
陈文凯说:“修路能方便乡亲,积德行善,是一件快人心、能延年益寿的好事。如果我能活到100岁,我还会接着修路,发现哪里有路不好,我就去修,一直这样延续下去。” 陈文凯年近八旬,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了,但他依旧经常外出修路,他说自己还要再修好多年的路,要一直坚持到走不动为止。
据了解,陈文凯因为省吃俭用,开路、建桥解决一方百姓出行难,被评上了沙县第二届道德模范。
(陈雪珍 张建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