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三明市第二实验幼儿园“00后”教师陈筱薇在省肿瘤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我省第434例、三明市第33例非亲缘造干捐献者。
在家人的影响下,陈筱薇保持着每年献血的习惯。2019年,还在闽南师范大学读书的陈筱薇参加献血时,正赶上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和志愿者招募活动。在了解捐献相关流程后,她笃定地填资料、留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目前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一般为几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每一位志愿捐献者都将面临几个月、几年甚至更漫长的等待,然而陈筱薇没想到自己很快就“中奖”了。2021年,她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有患者与其基因初配相合,想到患者的痛苦与无助,陈筱薇毫不犹豫答应了捐献。
无论是对受供者还是捐献者来说,捐献过程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其间,因捐献对象病情变化,造血干细胞捐献中断。患者经过治疗后,医院为患者重新启动造血干细胞移植计划。“希望患者顺利渡过难关,我随时可以捐献!”陈筱薇二话不说表示愿意配合第二次体检。
捐献当天,在历时5个小时的外周血循环采集后,一袋约2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采集出来。“远方的朋友,很高兴能帮助到你,希望你早日康复,拥有健康的身体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得知这袋“生命的种子”将在第一时间送达患者所在医院,陈筱薇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国造血干细胞库在库志愿捐献者已突破345万人份,实现捐献17000多例,帮助不少血液病患者延续生命,但每年血液病患者的数量仍在增长。陈筱薇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适龄健康爱心人士参与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一人道事业。
来源:福州日报(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丁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