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服务大局热情服务群众不断巩固壮大团结奋进的主流思想舆论
□刘云山
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部署,全力服务大局、热情服务群众,不断巩固壮大团结奋进的主流思想舆论,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顺利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职责,弘扬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思想和精神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任务。要进一步深化"十二五"规划的宣传教育,突出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深入阐释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做出的战略抉择,引导干部群众增强贯彻主题主线的自觉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精心组织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宣传教育,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坚定人们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要认真做好宣传报道,推出一批重点理论文章、文艺作品和出版物,全景式地宣传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展示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格;要立足基层、着眼群众,广泛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把人们对党的深厚情感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任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要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强化群众立场,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服务群众作为基点和归宿,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要在工作内容上进一步反映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求,回答群众关切、解答思想疑惑,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更好地为群众代言、为群众谋利,多提供普通群众喜欢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要在政策措施上进一步坚持重心下移、更好地惠及普通百姓,把更多的资源投向基层,把更多的项目放在基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改善文化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要在思想作风上进一步增进群众感情、拉近同群众的距离,感恩群众、情系群众、敬畏群众,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中净化心灵、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本文摘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5月2日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原载2011年5月3日《 人民日报 》 )
责任编辑:杨华泰
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对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提出希望
注重以文化人提升城市品质
□闻铭伟
2011年4月23日上午,三明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黄琪玉带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文明委常务副主任徐铮,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家荣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杨华泰,市委文明办副调研员林晖一行,专程到北京拜会了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代表市委市政府专题汇报了我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
在听取三明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后,王世明同志对三明市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首先要感谢三明市多年来对中央文明办工作的大力支持,三明市在精神文明创建中通过自己的积极探索,创造的经验,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起到了带动、引领的作用。对三明市坚持不懈、一以贯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长期创建过程中堆积文明水平的提高表示赞赏。对三明市多年来用自己一个一个具体举措、一点一点抓,用实际行动取得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好成绩表示祝贺。中央文明办对三明市诚心诚意地、满腔热情地、扎扎实实地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表示满意,并给予大力支持。
王世明同志指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是让老百姓受惠的事,我们要把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过程中,我们书写的是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这篇文章。他希望三明市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按照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建设精神这个主题和总的思路,把工作一步步引向深入。要做好两大项工作:一是基础性工作要抓住不放。人的精神离不开一定的具体环境,要把打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作为经常性工作,使之不断得到改善,要通过创“三优”,引导人们参与绿化、美化、净化,建设美好家园,引导人们在公共场所、社交场合和工作岗位上讲公德、守规矩,引导人们在各自岗位上为他人提供满意劳动。要在党政机关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在窗口行业开展便民利民活动,在企业开展“负责任地做产品”活动。二是要围绕提升城市品质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这是文明城市创建的核心内容,要抓好三条:一要抓典型示范。主要做好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学习宣传和“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二要抓实践养成。志愿服务工作是最大规模的道德实践活动,要大力推进志愿服务,让大家为他人做奉献,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自己长好心。三要抓以文化人。这是重中之重,是提升城市品质的根本途径,要用自强精神化人、用利他精神化人、用诚信精神化人、用恭谦精神化人、用勤俭精神化人、用孝悌精神化人。希望三明市在抓“三优”上坚持不懈,在以文化人上迈出更大步伐。
王世明同志强调,文明城市重在创建,重在过程,重在让群众参与,重在让老百姓受惠,这是我们的目的。我们非常赞美三明一以贯之地创建,三明是中央文明办工作的一个亮点,是老文明、老先进。三明是山区,经济不发达,在创城过程中有许多困难,在困难面前抓住创建工作不放,这就是一种工作站位,是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工作态度,市委市政府工作站位高,工作战略好,只要你们继续努力,我们就给予支持。
(责任编辑:王国平)
我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
5月1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深入分析三明市创城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创城工作,进一步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统一思想,明确任务,齐心协力,狠抓落实,以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黄琪玉在会上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文明委第一副主任刘道崎主持会议。程立双、梁晋阳、徐铮、周银芳、李家荣、张发录、夏钢等市几套班子领导和三明学院、三明市委党校负责人出席会议。
黄琪玉在会上指出,要高度重视。自2009年开展新一轮创城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重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按照“软硬联动、多城同创、建管结合、典型带动、重在内涵、全面提升”的思路,以“三明、三创、三促”为抓手,着力在养成文明习惯,推进文明服务,提高文明素质,加强文明管理上下功夫,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连续四次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保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韧劲,发扬敢拼敢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拼搏精神,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来,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迎接中央和省文明办的测评检查。
黄琪玉强调,要突出重点。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主攻薄弱环节,全力打好创建工作的总评战、攻坚战。必须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城验收。国家卫生城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前置条件。市“创卫”指挥部要针对省暗访检查通报提出的六个方面不到位问题,逐条逐项分解任务,定人、定责、定标准、定进度、定时限,强化措施,全力推进。梅列、三元两区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认真履行职责。市、区两级爱卫组织要发动街道、社区和广大群众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卫生、城监、公安、工商、交通、建设、环保等职能部门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营造一个卫生、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必须着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当前,要按照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部署,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强化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再次掀起城市建设的新热潮。必须强化城市管理。要抓好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大力开展市场经营秩序整治和文明施工整治。必须提升创建特色和水平。要巩固文明成果,我们一定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好的经验和做法继续总结提升,不断拓展内涵,打造品牌。要提升文明服务,促进机关和行业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要推进文明共建,继续在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方面,形成具有三明特色的文明创建之路。
黄琪玉要求,要强化领导。当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各级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认真抓好创城工作,严格落实创建工作领导责任制,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一条一条抓到位,一项一项抓落实。要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目标,凝心聚力、协同作战,共同做好迎检工作,形成创城工作的整体合力。要广泛宣传,全民参与。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动员,激发群众参与创建的热情,全力以赴抓好创城工作。
刘道崎在会上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他强调,认识要到位,各级各部门务必增强紧迫感、危机感,打破常规,改变按部就班的做法,各就各位、各负其责,持续深入、高效运作,确保取得实效;整改要到位,针对存在的问题,逐项提出整改措施,倒排计划,明确责任,强化督查跟进,务求取得突破;保障要到位,根据实际需要与适度提前的要求,合理安排市政项目,加大资金等保障力度,提升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查处要到位,认真落实创城创卫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创建领导不力、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刘道崎希望各级各部门加倍努力,在历届党委、政府和全市上下奋力拼搏、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再创新的辉煌,为建设宜业宜居的中心城市做出更大贡献。
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文明委常务副主任徐铮对下阶段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安排;市政府副市长、市文明委副主任陈凤珠通报了省暗访组对我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检查情况,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梅列、三元两区主要负责同志作了表态发言。
责任编辑:王大俊
先行先试理论引路推进群众性创建活动向更高水平迈进
□徐铮
积极探索,保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的创建特色
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是我市精神文明创建的一个特色。长期以来,我市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积极研究和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不断推进各项创建工作上新台阶。当前正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我们坚持探索与实践,勇于先行先试,再创精神文明建设新佳绩。
1.在总结经验中研究和探索。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必须边实践、边总结,及时回顾反思、梳理研究,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努力实现新突破、新发展。在创建实践中,我市创造和总结了 “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等特色经验,设计和开展了“六联六建”区域共建、“满意在三明”主题创建、“三明精神三明人”宣传教育等特色活动,对于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和深受群众欢迎的活动载体,要认真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并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群众需求,加强研究和探索,及时赋予新的内涵,使之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发挥新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创造开展的“道德评议会”、“爱心合作社”、“志愿服务联盟”、“小区业主创建”等特色做法,要在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务求取得更好效果。
2.在认清形势中研究和探索。清醒认识形势,科学把握趋势,是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前提。我们既要看到面临的许多有利条件,特别是市人大刚刚通过的《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摆上更加突出位置,这为我们做好工作创造了良好机遇;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在推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县城创建中,新版《测评体系》增加了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测评内容,如文化产业、体育设施与体育活动、公共场所道德、活动阵地建设、志愿服务领导体制、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测评项目达标难度较大,而有些责任单位履职不充分,责任还不到位。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加强研究和探索,紧紧抓住和用好机遇,积极应对和战胜挑战,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始终与时俱进、富有生机活力。
3.在学习借鉴中研究和探索。取人所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进步,整体发展。全国各地涌现出的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典型及其创造的成功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要对照先进,寻找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客观认识自己的差距,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积极研究和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更高水平迈进,向更深层次发展,向更广泛领域延伸。
立足实际,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的工作实效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工作,一定要结合实际,力求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上下功夫,求实效。当前,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研究要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
1.围绕制定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抓好研究。制定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范,是今年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国家和省、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使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体现中央和省、市的要求,符合中央和省、市的总体布局;另一方面,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基层单位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科学制定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使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全面推进。
2.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抓好研究。前不久,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特别是在提出的八点意见中, “第八”点讲的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即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为此,要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这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必须要做的一个重要课题。
3.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抓好研究。今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评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如何把实现这个目标作为推动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推动“富民强市、和谐宜居”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不仅是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责任,也是全市所有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工作者的应尽职责。要紧扣“创两城”测评体系,按照“软硬联动、多城同创、建管结合、典型带动、重在内涵、全面提升”的要求,围绕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合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加强探讨研究。特别是要针对我市“创两城”中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对策和建议、任务和责任开展研究,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提供参考。同时要加强对创建中的亮点,如“三明三创三促”抓手和“满意在三明” 、“共建联创”、“好人建设”三大品牌等的研究,进一步提升我市精神文明创建水平。
4.要围绕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抓好研究。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围绕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建设新环境、发展新文化,着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研究。要大力总结和深化以城带乡、结对共建、“三下乡”等工作经验,特别是要持续推进文明墟场创建活动,让文明创建受惠于民,广泛吸引农民群众参与。
5.要围绕中央文明办部署的重点活动抓好研究。中央文明办确定和部署的重点活动,是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重要项目,是必须不折不扣落实的工作项目,是提高公共文明指数和提高文明创建知晓率、参与率、赞同率的有效载体,包括“讲文明树新风”、评选道德模范、开展志愿服务、“我们的节日”等系列重点活动,在结合我市实际深入开展的同时,还要认真研究,完善机制,形成常抓不懈和深化拓展的良性循环的工作格局,不断扩大公共文明创建的覆盖面。
6.要围绕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科学化水平抓好研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规律的研究,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制度,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要加强文明单位管理办法的研究,推动形成精神文明建设创建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要加强齐抓共管机制的研究,推动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的研究,进一步提高素质、改进作风,激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活力。要积极研究和探索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开展创建工作,办好和用好三明文明在线,不断拓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渠道。
整合力量,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的学术氛围
良好的学术氛围是提高理论研究质量的前提。要坚持研究活动以基层为主,研究目的以应用为主,研究课题以现实为主的方针,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研究水平。
1.要加强研究机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研究机构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的重要社会团体。当前,市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所、市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和新成立的市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开展经常性的专题研讨活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单位、群众团体的沟通联系,主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课题研究,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发现、造就新一批从事或热心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的高素质人才。要大力倡导学术民主,鼓励学术争鸣和学术讨论,努力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批分类适当组织理事或会员参加培训或学习考察,以此扩大视野增长见识,着力提升研究队伍素质。
2.要组织重点课题攻关。要坚持理论研究、对策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根据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点任务,确定一批重点研究课题,组织力量集中攻关,形成一批有份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市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和市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要组织会员单位和专家学者按自我申报和课题认领结合的方式,划分课题组,明确牵头人员,跟踪研究进程,抓好组织落实。要坚持实践第一、应用为主的思想,不断提升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成果发布,加强宣传推广,努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双提高。今年是市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评选之年,各地个有关部门要组织推荐一批精神文明建设重点研究成果参加评选。
3.要大兴学习调研之风。随着我市“十二五”规划的推进实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思想文化的复杂多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对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积极倡导学习先行、理论引路的理念,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学习,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扎实推动广大理事和会员在学习、研究、应用上下功夫,真正做到紧跟形势、把握主流、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努力体现研究工作的时代性。
(本文摘自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文明委常务副主任徐铮同志4月1日在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五届五次年会暨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的讲话,题目系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孙仁树
因人事变动,经研究,决定调整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现将调整后的人员名单通知如下:
主 任:黄琪玉市委书记
第一副主任:刘道崎市委副书记、市长
常务副主任:徐 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副主任:夏钢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
吴俊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林俊德市政府副市长
陈凤珠市政府副市长
林传衍市政协副主席
陶宇银三明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委员:杨兴忠市委副秘书长
谢辉添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
陈文华市政府副秘书长
曹建升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邓观宝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
郭亚兴市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调研员
洪华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三明日报社社长
杨华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刘闽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王坚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陈永强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张鸿飞市委编办主任
毕宪初市直党工委常务副书记
伍成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建明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
程鹏鹰市经贸委主任
曾永生市民政局局长
黄国城市司法局局长
肖明光市财政局局长
陈幼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公务员局局长
吴成球市环保局局长
李卫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陈丽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
包著彬市卫生局局长
吴功亮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张清水市体育局局长
陈 欣市旅游局局长
陈铁晗市城乡规划局局长
刘汗明市城管办主任
吴建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袁超洪团市委书记
李宝兰市妇联主席
吴联派市科协主席
杜元会市社科联主席
龚一风市文联主席
章新华市残联理事长
徐红华市关工委副主任
罗雄梅列区委书记
王庆三元区委书记
秘书长:杨华泰(兼)
责任编辑:吴德聪
三明市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摘登)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总评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八届七次、九次、十次全会和市委七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突出发展、注重运作、凝聚合力、弘扬正气,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的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三明、三创、三促”为抓手,坚持和发展“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的创建机制,着力在养成文明习惯、推进文明服务、提高文明素质、加强文明管理上下功夫,拓展深化“满意在三明”系列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社会文明程度,着力营造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浓厚氛围,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推动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一、大力弘扬“开明、清明、文明”的三明精神,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集中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和给在闽创业台商农民以及古田镇五龙村党支部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以及全国和省、市“两会”精神为主要内容,组织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深入企业、农村、机关、社区、学校开展宣讲活动。把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优良的作风投身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开局之年的宏伟实践。
2.扎实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认真组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不断完善提升“三优三巡三点”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开展第三届全市“三优”学教评选表彰活动,召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出一批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工作范例。
3.广泛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党的光荣历史、丰功伟绩,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宣传各条战线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宣传三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重大成就。通过纪念征文、知识竞赛、群众歌咏、座谈研讨、报告演讲、红色旅游、主题展览、主题实践等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
4.深入开展“三明精神三明人”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三明精神三明人”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和展示我市广大干部群众在灾后重建中团结进取、攻坚克难的良好精神风貌和灾后重建的喜人成就,充分展示各级党委政府执政为民、各级文明单位创建惠民的实际成效。
二、大力营造“创业、创新、创优”的良好环境,形成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
5.推动创业创新。持续深化“满意在三明、创业在海西”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弘扬“敢拼敢上、爱拼会赢、争先发展”的创业精神,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开展鼓励全民创业活动,推动形成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创业风气,推动三明创业发展。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文化,倡导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及全社会加大对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的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幅提升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6.开展创先争优。把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与延伸提升“168”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打好“五大战役”、完成重点任务、破解发展难题、推动重大项目、促进社会和谐上创先进、争优秀,以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实效检验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效。
7.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落实“转变作风从我做起、群众满意是我追求”的要求,以“四个不让”作为服务行为准则,扎实开展“五比”竞赛活动,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开展“诚信在三明”创建活动,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优化诚信社会环境。推进生态市建设,加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四绿”工程,加强绿化美化工作,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三、大力深化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形成文明和谐新风尚
8.深化“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大力倡导文明礼仪之风、读书学习之风、勤俭节约之风、廉洁从政之风、低碳环保之风。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多读书、读好书。加强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对党政机关、志愿服务组织、行业窗口、文明单位(学校)等业务骨干和从业人员进行文明礼仪理论知识和实践的专业培训,使广大干部群众“做文明有礼的三明人”。继续抓好公共文明引导和“公共生活好习惯”养成教育,运用宣传阵地和主流媒体宣传公共生活基本道德规范,增强人们遵守社会公德的自律意识。
9.深化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活动,突出三明民俗特色,突出节日内涵,通过民俗展演、文体娱乐等活动,引导人们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深化邻里节、社区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文化活动,推进机关文体活动常态化,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
10.深化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重要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大力宣传20字基本道德规范,强化道德养成教育,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认真组织第九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开展文明礼貌月、学雷锋活动月、爱鸟周、排队推动日、环保行动日、党员奉献日等道德实践活动,增强公民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11.深化好人建设系列活动。深化以“好人在行动、好事在身边、满意在三明”为主要内容的好人建设系列活动,大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组织开展第三届全国、第二届全省道德模范评选推荐和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持续推进“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营造“评好人,学先进,当模范”的浓厚氛围。
12.深化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抓好每月全市“社会志愿服务行动日”活动,在全市志愿者组织中开展“四个一”结对志愿服务活动。深化“海西建设我先行”志愿服务活动,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等主题志愿服务,常年开展普及文明礼仪、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和谐社区建设、大型社会活动、保护生态环境、抢险救灾、慈善事业、春风行动、扶弱助残、帮扶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子女、帮扶社会闲散青少年、维护公共秩序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
四、大力拓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促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13.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制定实施《三明市“十二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规划》和《三明市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计划》,以提高幸福指数为重点,以评选表彰第三批全国、全省文明城市为动力,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导向,按照“软硬联动、多城同创、建管结合、典型带动、重在内涵、全面提升”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各项文明创建活动,全力争创2009-2011年度全国文明城市。
14.全力争创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先进城市。制定实施《三明市2011年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工作计划》。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一主题,实施“六联育人”工作机制,开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新局面。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实施“五自五创五建”德育工程,组织开展“小公民道德促进行动”。做好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的结对关爱工作。发挥好关工委组织和“五老”的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5.拓展文明社区创建。坚持把和谐创建与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海峡西岸文明和谐示范社区。加强进社区服务和挂点工作,推动以文体、科教、卫生、法律、环保、涉台教育、廉政文化为重点的“九联一体化、服务千万家”活动的深化拓展。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文体服务、家政服务、商业服务和物业管理,完善“爱心合作社”长效帮扶机制,持续开展以“和谐邻里情、满意在三明”为主题的“邻里节”活动,广泛开展创建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楼院等活动,深化亲邻睦邻、居民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科普示范等各项文明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发挥共建优势,推进共建联创工作。
16.拓展文明行业创建。以“创文明行业、建和谐海西”为主题,着力提升基层窗口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服务工作更加亲民惠民,着力加强优质服务常态、长效的机制建设。培育一批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开展行业优质服务观摩交流活动。
17.拓展文明村镇创建。以培育文明乡风为重点,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建设新环境、发展新文化。深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十星级文明户、美德在农家、创建生态文明村等活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倡导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
18.拓展各类基层创建。加强动态管理,以丰富创建内容为重点,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风景旅游区、文明科室、文明窗口、文明班组、文明公交线路、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文明诚信私营企业、文明网站、敬老模范村(居)和敬老模范家庭等创建活动。第三季度组织开展新一届各级文明单位、学校、社区、村镇的考评推荐工作,做好第四季度新一届省级文明城市、城区、县城和行业的总评工作。
五、大力推进统筹兼顾,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19.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全面实施《三明市
2010-2012年文化产业项目推进计划》,扎实抓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实施“绿色电脑”进苏区、进老区活动,兴建和完善一批文化基础设施,推进市图书馆、艺术馆、档案馆、体育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新馆建设,重视文物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推进计生服务站(所)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全面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发展社会福利、残疾人事业,成立市慈善总会,加强老龄工作,切实保障老年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20.统筹社会管理服务。围绕争创全国综治“长安杯”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平安三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六五”普法依法治市工作。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全面推进乡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1 n”联动中心和村居(社区)联动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巩固提升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
21.统筹城乡共同发展。加大力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水平,促进小城镇加快发展和壮大。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加大以城带乡、城乡共建、部村共建、村企共建工作力度,继续实行干部驻村任职、文明单位挂钩帮扶以及做好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有效办法,开展共建带创,帮助共建村建设基础设施。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坚持和发展“村会协作”、“农业155”、“科普惠农工程”等特色做法,强化服务效能。
22.统筹城市建设管理。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有关硬件项目建设的要求,加大投入,创造条件,进一步提高创城档次和水平。大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重点抓好“两新城一通道四片区”,加快推动中心城市快速通道,进一步推动三明市区向北与沙县同城化、向南与永安一体化。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区基础设施改造,合理配置市政资源,配套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市区承载能力,加快“一河两岸”和重要节点景观改造,进一步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中心城市。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市容管理的宣传教育和数字城管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六、大力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创建工作有效落实
23.加强工作机制。完善市委创建工作形势分析会制度、创城指挥部七组一室例会制度和投入保障机制,落实创城创卫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和考评奖惩机制,确保创建工作责任落实。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形成精神文明创建合力。
24.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所和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的作用,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25.加强阵地建设。加强文明风网络建设,管好用好《三明文明在线》,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继续办好《文明纵横》、《创建工作交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简报》、《创城工作简报》,加强信息报送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
26.加强队伍建设。围绕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精神文明建设队伍,按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求,落实学习制度,加强学习辅导,深入调查研究,培育良好学风,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建设团结、和谐的文明办领导班子,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把各级文明办建成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富有朝气的综合服务型机关。
责任编辑:江祖芳
中央文明办在三明举办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川涧
4月20日上午,由中央文明办、农业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工商联等八部委联合主办的“真情关爱农民工、共建和谐新三明”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市科技会展中心举行。中央文明办志愿服务活动工作组副组长崔海教副局长,省文明办副主任赵健、省文明办综合处副处长陈可敬,市领导梁晋阳、徐铮、吴俊慰、林俊德、李茂胜出席启动仪式,市政府副市长林俊德主持启动仪式。
崔海教在启动仪式上讲话。他说,三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起源地之一,有大量的农民工在这里就业、创业,长期以来,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关心农民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推动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希望市文明办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和相关主办单位一起精心设计活动、认真组织实施,把关爱农民工工作做实做好,也希望三明市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展示三明人友爱之心、奉献之心,祝愿三明市志愿服务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赵健在讲话中说,三明市是我省比效早开展志愿服务的城市,社会志愿服务在三明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三明市委、市政府向来高度重视社会志愿服务工作,将此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培育社会文明新风的重要抓手,特别是最近中央文明办等八部委关于组织开展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下发后,在市文明委的指导下,迅速掀起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的新热潮。近年来,三明市积极实施提速农民工工程,通过举办农民工劳动力转移现场招聘会、发放就业促进法、劳动法等宣传资料,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促进农民工就业,通过组织农民工观看广场文化演出,志愿者送文化下乡,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启动“心手相牵,快乐成长,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助等帮助,深受广大农民工的欢迎,并且赢得不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他要求要以这次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启动仪式为契机,落实中央文明办的部署,把这项工作作为创建精神文明和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开展这项工程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重要内容,纳入测评体系和考核指标,进一步摸清农民工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项目开展活动,把服务农民工与教育农民工结合起来,把关爱农民工与农民工相互关爱结合起来,发挥各类志愿者的作用,积极创新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扩大履盖面和影响力,大力营造理解、尊重和关爱农民工的浓厚氛围。希望各部门各单位广大志愿者以服务社会、关爱农民工为已任,用真情关爱农民工、用温暖关爱农民,真心帮助农民工,推动全省上下树立人人争做志愿者,人人关爱农民工的时代风尚,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受市委书记黄琪玉、市长刘道崎的委托,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社会志愿者协会名誉会长徐铮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办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参与三明建设与发展的广大农民工和志愿者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徐铮表示要以这次活动为新的契机,不断完善机制,形成合力,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志愿服务体系。要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坚持从农民工最迫切的现实需求入手,不断改进创新,推动工作落实。要树立典型,扩大影响,各级各部门要不断探索和总结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不断扩大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大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的浓厚氛围,推动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组长、市社会志愿者协会会长杨华泰在启动仪式上介绍了三明市开展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具体方案。
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三明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会长林瑞班在上启动仪式上发言,并宣读了《三明市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倡议书》;农民工代表、三明汇华集团外来务工人员高浩在启动仪式上发言。
启动仪式结束后,崔海教一行现场参观并深入市中心血站、东安社区、市残联,实地了解我市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情况。
32个活动协办单位和市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市社会志愿者协会各分会、文明单位志愿者200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17个承办单位志愿者在活动现场开展了关爱农民工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劳动技能知识图书展、禁毒知识、交通安全、“同在一片蓝天下”农民工子女书画比赛和“关爱农民工——‘爱自己、爱家庭、爱城市’心理健康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梅列区志愿者分会在工人文化宫广场组织开展法律咨询、劳动保障咨询等宣传及便民志愿服务,三元区志愿者分会在建筑工地现场举办“三元区为农民工送温暖志愿服务活动。”
责任编辑:刘明辉
三明市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倡议书
广大市民和志愿者朋友们: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给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积极影响。今天,市文明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市国资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工商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信访局、梅列区、三元区在这里隆重举行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等八部委《关于组织开展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精神,大力弘扬“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进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为此,我们向三明市广大市民和志愿者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1.为农民工提供专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劳动技能。积极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引导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就业创业能力。组织专业志愿者为农民工提供相关职业培训服务,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组织志愿者向从事危险性行业和特殊工种的农民工,宣传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劳动保护能力。
2.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组织法律志愿者深入工地、工厂和招聘会场,宣传普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社会保险法、工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指导帮助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增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广泛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法律志愿者自觉接受农民工委托,参加涉及农民工的诉讼活动、非诉讼协调及调解活动。
3.为农民工送文化,丰富农民工精神生活。积极组织农民工踊跃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切实保障农民工看报、看电视、上互联网等文化权益,提高农民工在城市市民心中的形象。组织文艺院团演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和艺术院校(系)师生,到农民工集中的企业和单位志愿担任文化辅导员,利用红歌会、杜区文艺展演、“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等方式,组织农民工学唱传唱红色经典。
4.为农民工送温暖,关爱农民工身心健康。组织专业志愿者进行义诊咨询和心理疏导,培育农民工良好的健康素质和心理品质。积极开展卫生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进农民工健康关爱工程,组织医护人员为农民工提供卫生常识咨询、健康检查和常见病治疗,宣传艾滋病等疾病防治知识。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到农民工中间,开展健身指导咨询,帮助农民工树立正确的健身理念,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
5. 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关爱农民工子女。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寄宿制中小学校,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学习辅导和兴趣培养;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站、点)建设,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学习辅导和兴趣培养,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帮助农民工子女改善学习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工子女快乐健康成长。
6.为农民工宣讲政策,提升农民工文明素养。积极向农民工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和价值观。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农民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职业行为准则。广泛开展形势政策进工地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向农民工宣讲党的方针政策,解答农民工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理顺情绪、平衡心理、化解矛盾的工作。志愿者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感召下,用真情播洒爱的雨露,用双手撑起一片蓝天,让农民工兄弟姐妹们感受到家乡亲人的温暖,大力营造尊重农民工、关爱支持农民工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为返乡农民工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市文明办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市国资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市工商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市卫生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信访局 市教育局梅列区三元区
2011年4月20日
慎终追远缅怀先烈
———我市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综述
□王世雄
清明节期间,三明市充分利用革命苏区、老区这一文化资源优势,认真组织“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广泛开展祭奠英烈、寻根祭祖、清明诗会、扫墓踏青等活动,引导大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继承传统、弘扬传统。
组织缅怀祭扫活动
4月2日上午,三明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团市委等部门在麒麟山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共同组织“缅怀革命先烈,争当跨越先锋”清明节祭奠先烈主题活动,市政协副主席、市文明委副主任林传衍、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吴根发以及新四军老战士周积源等领导同志和市区各界干部群众、青年代表、武警官兵及少先队员代表共1000多人参加了活动。新四军老战士、市关工委校外辅导员周积源同志为大家介绍了三明革命史,青年突击队员代表带领十三支青年突击队员在碑前宣誓,全体团员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重温入团誓词,他们决心继承先烈遗志,以实际行动告慰革命先烈的在天英灵。
清明期间,梅列区直机关和街道联合组织1100多名干部群众、小学生到麒麟山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祭扫三明市人民英雄纪念碑活动。将乐县公安民警、法院干警、消防官兵,中小学生、党团员青年和各界群众200余人纷纷到郑忠华英雄事迹陈列馆,缅怀英雄的光辉事迹、敬献花篮。大田县民政局、政法委、团县委、一中、六中、武陵中学、城关二小等单位组织广大党团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到白岩山烈士纪念碑、武陵烈士陵园为革命先烈扫墓、祭奠、献花。建宁县委宣传部、文明办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缅怀先烈、继承传统”祭扫活动,政法战线干警方队、少先队员方队、共青团员方队、党员方队和志愿者方队共计1000余人参加了祭扫活动。县政府还组团前往广西兴安县、灌阳县,参加福建籍湘江战役红军烈士祭奠大会暨烈士纪念碑落成揭幕仪式。泰宁县组织县民政局、消防大队、实验小学、杉城小学以及三中师生200余人齐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芦峰山烈士陵园,祭扫革命烈士墓。宁化六中、宁化附小、城东幼儿园、红旗小学、实验小学、宁化民族学校、湖村中心校等5000多名师生,先后到宁化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湖村革命烈士墓和治平乡马背岭革命烈士墓,开展祭扫革命先烈主题活动;省级文明单位宁化供电公司团总支组织20多名团员,到北山革命纪念园,开展主题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苏区精神”的清明节缅怀祭扫活动。清流县妇联、团县委、总工会、县教育局等组织广大青年、妇女、工人、中小学校师生参观林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祭扫凤翔山烈士陵园、长校革命烈士纪念碑。
展示节日民俗文化
各地立足实际,深入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梅列区教育局以“诵中华经典,传民族美德”为主题,举行“我们的节日·清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共14所中小学代表队参赛;三明学院附小小星星电视台播出“革命传统记心间”的专题节目,通过讲述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动人事迹、诗歌朗诵、乐器表演、歌舞表演等形式,让同学们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梅列实小以“缅怀革命先烈争当四好少年”为主题,通过讲先烈故事、诗朗诵、笛子独奏、写心愿卡等形式表达对先烈的无比崇敬之情。大田县各中小学校举办清明诗文朗诵会、诗歌会、中华经典和红色经典诵读活动,举办清明节美术、书法、摄影、剪纸作品展等;大田桃源镇在安良堡组织村民开展踩火烫活动,活动者踩在冒着青烟的火烫上毫发无损,让人瞠目结舌;均溪镇白岩社区组织广大干部和居民开展挑水比赛,浑身湿漉漉的参赛者挑着水你来我往,为节日增添浓厚的氛围。泰宁县200多名中小学生走进红军街,参观东方军司令部旧址,邀请老干部讲述红军三进三出泰宁的红色历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爱国热情。宁化县在全社会提倡文明祭扫,文明缅怀,全县126名社会志愿者发放“移风易俗、文明缅怀”宣传单1000余张;翠江镇中山社区突出环保、和谐的时代特点,开展“绿色清明”活动,通过发放传单,领唱革命歌曲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文明祭祀理念;宁化县老人协会、老人艺术团、巫坊村戏团等村民文艺团体在4月2日联合进行了客家民俗文化表演;宁化、清流600多名巫氏宗亲还联合举行了清明祭祀仪式,祭祀宁化开山鼻祖巫罗俊公。
倡导文明祭祀风尚
清明期间,三明市发动广大网民登陆各网站的“清明祭奠英烈活动”专栏,参与网上祭奠活动。3月25日,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妇联、团市委联合下发了明文明联〔2011〕2号《关于组织全市十万青少年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要以清明节为契机,以网上祭英烈为载体,在广大青少年中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三明十一中、洋溪中学等利用电脑课组织学生参与网上“我们的节日——祭扫先烈、继承遗志”活动,通过上网拜祭、敬献鲜花,进一步了解中国革命历程和先烈的感人事迹,在网上与广大网友交流情感;三路、东安等社区利用“绿色网吧”组织辖区未成年人、居民参与“网上祭先烈”活动,他们在信息技术老师指导下登入相关网站,发布祭奠感言、心声,表达对先烈、先人、先贤的感恩和敬仰。宁化县开通了客家公祠网上3d祭拜系统,海内外华人华侨轻点鼠标,即可完成点烛、上香等祭拜祖先仪式,据统计,开通“3d祭祖”后,短短的半个月时间,近600人登录网站寻根谒祖,其中以台湾、马来西亚等地网友居多。4月1日,建宁县各中小学开展了网上祭先烈活动,学生们在键盘上敲下自己的祭拜感言“不忘先烈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华魂”,通过网上鞠躬、献花、留言等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泰宁县充分发挥学校、社区“绿色网吧”和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示范点作用,组织全县未成年人开展“网上祭英烈”,3000多名中小学生通过网上献花、寄语留言等形式参与了这一活动。清流县文明办、县教育工委、教育局组织开展“网上祭奠英烈活动”,组织各中小学校参与“清明节奠英烈网上征文活动”,组织他们撰写心得体会,发布感言心声,表达对先烈、先人、先贤的感恩和敬仰。梅列区东乾社区与市残联组织青年志愿者到虎头山开展“迎清明志愿低碳环保行”活动,志愿者边清理路边垃圾,边向在山上健身的市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让他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
责任编辑:张素敏
创建文明城市之歌
———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而作
□杨华泰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11年版)》是中央文明办制定并不断充实完善的检验各地创城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全国各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智慧结晶,是运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创建文明城市的动力源和展示台。为便于大家熟记明了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落实,我试着将《测评体系》中的九大项目,127项内容和标准用诗歌形式归纳汇总,呈献给大家。
一、廉洁高效政务满意
(一)
理论武装抓得紧,宣传普及举措实;
学习践行发展观,科学内涵掌握好;
政德建设常态化,定期培训重素质。
(二)
分类推进抓学习,干部教育靠“三化”〔1〕
端正党风带民风,反腐倡廉钟常鸣;
(三)
创先争优广开展,形式多样求实效;
共同负责聚合力,先进事迹重宣传。
(四~五)
科学民主搞决策,出现过错有追究;
政务公开优服务,联系群众机制好。
(六~八)
依法行政严规范,执行公务讲文明;
“四项监督”〔2〕落实处,勤政廉政众满意;
二、民主公正法治健全
(九)
“五五”〔3〕普法精神扬,法制“六进”〔4〕广覆盖;
政法机关带头学,严格公正又文明。
(十)
法律服务有热线,街居设有调解委,
法律援助有机构,投入经费有保障。
(十一~十三)
文化维权民意好,劳动维权建机制;
未成年人受保护,老人妇女多放心。
(十四~十五)
进城务工惠社会,安居乐业享保障;
弱势群体受关爱,及时投诉有回音。
(十六)
“两新”〔5〕社会建又全,完善机构整资源;
党员团员带好头,流动党员管理严。
(十七)
社区事务共商讨,民主建设人人参;
物业管理推行好,民主民生民幸福。
三、公平诚信市场规范
(十八)
诚信政府讲“三公”〔6〕,社会管理尽职责;
遵规守法重践诺;市民满意给好评〔7〕。
(十九)
诚信教育经常化,规则意识树得牢;
企业信用建机制,社会责任履行好。
(二十~二十二)
百城万店无假货,市场监管有机制;
违规违法重处置,企业权益受保护。
(二十三~二十四)
行业窗口优服务,职工操守入心坎;
投诉处理高效率,行风端正客称赞〔8〕。
四、健康向上人文进步
(二十五)
核心价值入人脑,国民教育贯始终;
知荣明耻扬正气,继往开来树新风。
(二十六)
道德规范自觉遵〔9〕,四德建设重实践〔10〕;
城市精神入人心,红色旅游日益旺。
(二十七)
形势报告成制度,政策教育经常抓;
国情国防国安全〔11〕,教育活动有保障。
(二十八)
文明守则市民遵,市民学校育新人〔12〕;
进城人员常教育,形成制度落实好。
(二十九)
优秀传统美文化,宣传普及形式多;
弘扬中华精气神,诵读经典全民乐。
(三十)
民族团结更进步,建好体系优服务;
和谐相处一家亲,互帮互助鱼水情。
(三十一~三十二)
国民教育重保障〔13〕,办学条件标准化;
教育资源均衡配〔14〕,扶持弱校措施好。
(三十三)
校务公开制度全,定期检查有追责;
以人为本严管理,和谐校园师生乐。
(三十四)
文化事业快发展,“五馆”〔15〕建设全开放;
公益活动定期搞,村里电影免费放〔16〕。
(三十五~三十六)
国有文化改制好,有线电视数字化;
主流院线要达标〔17〕,文体活动经常化〔18〕。
(三十七)
全民健身广覆盖,体育设施状况好;
晨晚练习有地点〔19〕,经常活动有指导〔20〕。
(三十八)
图书场馆为社会,盲人进入服务好;
文化资源可共享,示范镇街全覆盖。
(三十九)
群艺场馆有达标,文化场馆设施好;
文化辅导进社区,街道场所有开放。
(四十~四十一)
档案场馆达国标,文化遗产制度全;
文物工作“五纳入”〔21〕,保护代表继承人。
(四十二)
科技场所综合性,镇街科普有阵地〔22〕;
活动开展经常化,科普志愿定期搞。
(四十三)
新闻媒体设栏目,政府网站有网页;
科普教育定期化,活动经费有保障。
(四十四)
公共场所讲文明,禁烟标识悬挂好;
安静文雅秩序好,市民行为讲规范。
(四十五)
文明交通有计划,职责明确机制好;
遵规礼让守秩序,酒后驾车严打击。
(四十六~四十七)
公共设施维护好,功能完善正常用;
主动让座好风尚,友善对待外来人;
生人询问显热情,和谐融洽享幸福。
(四十八)
见义勇为受表彰,维护权益有保障;
市民支持同声赞〔23〕,好人好报新风尚;
(四十九)
慈善组织很健全,接收捐助有站点;
社会活动经常化,弱势群体得救助。
(五十)
志愿服务机制好,市民参与有新招;
基金建立社会化,筹备资金多渠道。
(五十一)
志愿服务组织好,注册登记比例大〔24〕;
奉献社会送温暖,表彰“双先”美名传〔25〕。
(五十二)
重点活动常开展,部门群团齐参与;
多做好事当好人,市民认同更支持〔26〕。
(五十三)
党政机关带头好,结对帮扶献爱心;
种绿护绿人人参〔27〕,捐献骨髓认识清〔28〕。
(五十四)
评选道德好模范,困难帮扶有办法;
身边好人上金榜,好人好报多幸福。
(五十五)
多种形式大宣传,道德模范受关爱;
引领社会尽责任,模范贤名大家晓〔29〕。
(注释见22页)
注:九大题目序号与一百二十七条序号均对应《测评体系》里的测评项目和测评内容序列,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应紧密结合《测评体系》的具体指标、内容和标准。
注释:
〔1〕指学习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2〕指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
〔3〕指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
〔4〕指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5〕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
〔6〕指公开、公平、公正。
〔7〕指市民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90%。
〔8〕指行业风气满意度>85%。
〔9〕指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基本道德规范。
〔10〕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11〕指国情(包括中国革命史)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
〔12〕指≥80%的街道建立市民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13〕指人均教育经费支出>420元。
〔14〕指市民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75%。
〔15〕指公共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
〔16〕指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
〔17〕指每5万人口拥有一块加入城市主流院线的电影银幕。
〔18〕指经常参加文体活动人数的比例>60%。
〔19〕指每个街道有活动点5个以上。
〔20〕指每千人年有2个社会体育指导员。
〔21〕指把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各级领导责任制。
〔22〕指≥80%的街道、乡镇有科普活动场所,经常开展活动。
〔23〕指市民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赞同与支持率≥90%。
〔24〕指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总数的比例≥8%;
〔25〕指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26〕指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同率和支持率≥90%
〔27〕指市民参加种绿、护绿等公益活动参与率≥70%
〔28〕指市民对捐献骨髓、器官等行为的认同率≥50%。
〔29〕指市民对本市道德模范的知晓率≥80%。
(作者系三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作于2011年4月。本期摘登一至四大项目解读)
责任编辑:江祖芳
欢庆建党九十周年感赋
□ 杨理雷
(一)
南湖升起红太阳,温暖神州化冻霜。
破雾穿云星火点,顶风冒霰雪山翔。
八冬冷逐东洋鬼,三夏炎翻草寇王。
辉映国旗飘四海,国歌高唱建新邦。
(二)
焱倒“三山”各族欢,光辉“四化”谱华篇。
分田剿鼠黎民乐,纸虎戳穿赤县安。
秦镜高悬明舜地,抛星射弹卫尧天。
理赢罴吼乌云散,粉碎林江万众翩。
(三)
三中全会神箍砸,万里晴空巨龙飞。
革故鼎新金道挺,改弦易辙小康追。
开关迎友增民富,揽月牵星壮国威。
今上全球金砖国,月圆来日更芳菲。
(四)
引明航向金乌仰,代代元勋伟绩煌。
开国金音天地赞,春天故事子孙光。
与时俱进“三代表”,启后承前科学扬。
特色兴华奇迹创,前程似锦万年昌。
喜庆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又一首)
□ 颜新泰
南湖星火播真诠,一炬燎原斗志坚。
黎庶翻身震环宇,镰锤耀眼颂先贤。
惠民善政兴邦策,聚力凝心致富篇。
玉兔迎春
迎来玉兔乐人间,草木生辉柳色鲜。
常在蟾宫攀桂树,今临禹甸贺升平。
春风得意百花艳,澍雨飞红五福阗。
虎啸青山留浩气,江南塞北庆丰年。
(作者单位:三明市老年大学)
市府周边风光好
□ 赵应琴
藩篱拆除敝门衙,芳草如茵艳丽花。
绕耳枝头鸣喜鹊,凝眸景物蔚蒸霞。
健身场地幽香泛,漫步园林心绪佳。
浴沐朝晖诗境里,黎明贴近众人夸。
(作者单位:三明市老年大学)
情暖纳税人满意在地税
□陈明刘守故郭春礼
“情暖纳税人,满意在地税”是大田县地税局对纳税人、地方党政部门及地税干部职工的承诺,为了实现这个承诺,该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三好班子”(团结好、廉洁好、开拓好的领导班子)为载体,以建设“三个家园”(规范高效的工作家园、舒适温馨的生活家园、充实向上的精神家园)为抓手,大力弘扬“爱税、实干、诚信、公正”的地税新型价值理念,践行“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业绩”,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三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两个基层分局被省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小家,城关分局被团省委、省地税局授予青年文明号,办税服务大厅被省妇联评为“福建省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行风建设被县委定为免评单位。
认真履职服务地方建设
“十一五”期间,全局组织各项收入13.9亿元,年均递增28.9%。其中地方税收入10.2亿元,较“十五”期间的收增长了240 %,年度收入规模由2005年的950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3.3亿元(含耕契两税),年均递增34.7%,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005年的52.7%提高到2010年67.7%,地方税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16%提高到2010年的4.09%。“十一五”时期,组织其他金费收入3.7亿元,其中基本养老费收入19267万元,年均递增24.3%。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纳税人,大田地税人坚持“五心”服务(爱心、热心、真心、耐心、责任心):一是制定实施了《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关于优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民便民惠民服务新规定》等规定,通过简化办税办事程序、创新服务手段、规范服务程序、提高办税效率来提升税收服务水平,促进纳税服务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二是在办税服务厅大力实行 “八规范”(即规范窗口设置,规范办税功能区划分,规范办税流程,规范公开内容,规范服务承诺,规范办税设施,规范上墙格式,规范服务制度)和便民服务工程,推行“直通车便民服务”,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次日点评等制度,大力开展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提醒服务等个性化服务,特别是“每日一点评”制度的开展,促进了窗口人员服务意识提高、工作差错减少、业务工作技能提升。三是推行纳税事项“全城通办”。为了方便纳税人,我局打破了基层分局的辖区限制,使得在任意一个征收窗口就可以通办全县的涉税事项,从2009年10月1日起,推行“全县通办”涉税事宜,方便了纳税人就近办税。在2010年,其5个办税服务厅共受理非本辖区的税务登记152户、发票领购申请512户次、窗口代开票2328次,合计征收税款1658.6万元。四是大力拓展多元办税方式,推广应用网上申报、财务报表报送、表报下载等自助纳税服务,为纳税人申报、缴税提供电子化一条龙服务。2010年共有959户纳税人已经成功实行网上申报,占正常单位纳税人1189户的80.7%,入库税费总额2.6亿元,占全年地方税费总额的61.8%,277户纳税人实现网上财务报表报送。这些措施的推行,显著地方便了纳税人,有效地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深受纳税人的好评。五是健全纳税人监督制度。从社会各界聘请10名廉政义务监督员,在大厅设置纳税人建议簿和纳税服务电子评价器,推行互联网“纳税服务评价系统”,在纳税人及社会各界共同监督及我局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局纳税服务工作不断进步,其2009年纳税人网络评价满意率为99.43%,2010年上升99.51%。
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
近几年来,大田地税局把开展“三好班子”建设作为推动地税和谐、科学发展地有效途径。根据地税工作实际,以行政管理制度化、队伍建设人性化、工作要求规范化,工作目标从细化为目标,做好督促落实工作。以召开“问计会”、“座谈会”、“每季一总结、一点评、一要求”等会议方式,激发干部职工为地税发展献言献策,提高班子对全局状况的了解和把握,促进各项工作持续深入开展。通过“三好班子”建设推动地税事业和谐发展的局面初显成效,在简化办税流程、开展优质服务、减轻纳税人负担方面得到认可,在壮大地税收入总量、增强地方可支配财力、培植地方税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积极开展以建设规范高效的工作家园、舒适温馨的生活家园、充实向上的精神家园为目标的“三个家园”建设工作。
在“工作家园”建设上,按照规范、系统的工作要求,细化创建目标,从建设政治素质强、法制观念强、工作能力强的“三强队伍”入手,抓好四方面工作:抓学习:“十一五“期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7期次,受训人员2007人次。大学以上学历干部比重由2005年底的不到40%提高到2010年底的62.5%,“三师”人数比重也由2005年底的6.3%提高到2010年底的11.3%。抓纪律:认真参与开展“机关作风年”建设活动,深入开展“五比”活动和落实“四个不让”,重视加强内部管理,要求监察、效能、人教、办公室等部门做好监督检查,结合季度考评,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和不定期开展考勤、卫生等检查相结合,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通报,促进队伍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准。抓落实:建立税收分析、征收、管理、稽查“四位一体”税源管理体系,按规范化的要求细分工作任务和服务水准,全力以赴夯实征管基础,保证了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抓考核:推行税收执法电子考核、纳税服务评价卡、纳税人网络评议,由纳税人、内部职工、分管领导对地税干部职工在纳税服务、税收政策执行、工作表现等多方面进行三方考评,评选出了优秀公务员、“服务之星”、“岗位能手”、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等,激发干部职工争先创优意识,推进我局奋发向上的良好局面。
在“生活家园”建设上,坚持把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作为落脚点,从美化、优化办公生活环境及使用功能入手,制定标准,根据财力逐步实现标准的职工宿舍和职工食堂配置、标准的生活环境建设、标准的文体娱乐硬件配置,给干部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工作场所。目前,我局农村分局职工宿舍、小食堂、文体设施均已配置到位并投入使用,城区办公楼综合区设立了职工食堂、阅览室、健身室、乒乓球室、篮球场等文体活动场所,添置了书籍、运动器材,解决了城区职工宿舍楼顶楼隔热补漏,改造了停车场、下水管道、雨披等附属设施。
在“精神家园”建设上,推行“168”党建工作机制,开展“亮岗履职”工作,重视干部思想工作;开展“三必访、四必谈”(即干部职工生病必访、婚丧嫁娶必访、家庭困难必访;思想有问题必谈、工作有差错必谈、同志有分歧必谈、岗位有变动必谈)活动,通过一束鲜花、一句暖话、一点帮助来凝聚人心、让干部职工感觉到单位大家庭的温暖;开展地税文化建设,制定了《地税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职工之家”建设实施计划》并加以落实,建立图文并茂反映地税面貌的地税文化走廊,成立了读书写作、文艺活动、汽排球、摄影等兴趣小组,引导干部多读书、读好书,积极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联谊活动、军训等多样化的地税文化建设,使干部在轻松学习、沟通交流中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大田县地方税务局)
责任编辑:江祖芳
扎实创建服务发展
□程磊伍子华
将乐县工商局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建设,把文明创建工作纳入科学发展轨道,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落实,提升工作水平,服务地方经济跨越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项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推广。先后多次获得“全市年度行政服务工作先进单位”、“服务将乐发展先进单位”、“全市工商系统完成责任目标先进单位”以及“全省工商系统推进实施品牌带动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工商系统行政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工商系统企业注册登记达标窗口”和“先进党总支”等荣誉称号,连续获得五届(六—十届)“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发挥工商职能 深化创建内涵
1.强化监管职能,保民生促发展。一是推进食品安全监管。辖区食品批发经营单位建立了电子台帐监管平台,规范了进销货台账和索证索票制度,基本实现了电子台帐管理“全覆盖、全运行”。同时,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积极推进食品流通许可证发放工作,目前共发放许可证218户,并与290户食品经营户签订了《将乐县食品安全经营责任书》。二是全面运行“商管系统”监管。按照“商管系统”要求程序,及时做好食品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工作,录入各类商品条目2300余条,并且不断加大食品质量快速检测力度。三是推进市场主体的监管。完善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机制,建立无照经营查处联席会议制度,大力开展“零无照经营一条街”创建活动。在与电力部门建立查处无照经营联合机制的基础上,该局与电信部门建立查处黑网吧联合机制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市局的肯定,并被省工商局在全国“促进个私经济发展加强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2.强化执法职能,净化市场环境。该局始终将行政执法工作作为重点性工作抓紧抓实,注重专项整治的时效性和整体工作的延续性,做到各项工作早安排、早部署,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市局的肯定。一是开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节日市场、食品添加剂、进口食品、校园周边食品为重点,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二是开展商标、广告、合同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大对侵犯驰著名商标行为的打击力度;开展打击不良广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以利用买卖主要生产资料、农副产品订购、承揽、旅游、中介服务等合同为重点。三是开展市场中介组织专项整治。通过对全县各类市场中介组织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数据库、召开协调小组成员会和联席会,积极推进市场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四分开”工作。四是开展市场主体监管执法,还组织开展了房地产市场、走私贩私、商业贿赂、安全生产等一系列专项整治。2009年来,共查办行政处罚各类案件305起,罚没款112万余元。
3.深化服务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方面做足文章,服务海西建设。一是促进了市场主体持续发展。广泛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认真落实服务企业稳定发展15条、10条政策措施,降低门槛,简化手续,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登记服务,让企业多准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肯定和企业的好评。目前,共有内资企业880户,个体工商户4303户,分别比增48%和22%。支持困难企业存续发展,共为62户企业办理了保留主体资格、暂缓年检、延长主体资格、延续筹建、延长出资期限登记、补办年检手续等事项。先后支持32户企业在名称中间使用“福建省”字样,帮助将乐县百货公司改制。二是拓宽了市场主体融资渠道。开展个私授信贷款。与银行部门联合推行“集中授信、连片放贷”的阳光放贷模式和“心手相连、为个私企业扬帆助力”活动。三明日报、海峡消费报和福建日报社记者先后到该局进行采访,并在各媒体进行报导。开展股权出资登记。共办理股权出质登记11起,出质股权数额2698万元,进一步盘活股权资产,缓解企业信贷融资困难。支持设立各类担保公司。共登记各类担保公司16户,为企业融资提供了平台。支持重点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充分运用省局“十条措施”,支持“将乐天源大饭店有限责任公司”办理了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经营范围的变更登记。使企业及时向银行申请了3000多万元的贷款,解决了融资难题。开展企业动产抵押登记,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26件,主债权金额1.68亿元。三是推进了商标品牌战略。积极开展商标行政指导,落实商标“三书”制度和“回访制度”,支持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培育地方特色商标。开展“一县一驰名商标”和“一县一地理标志商标”创建活动,积极推荐“龙池砚”、“将乐县大球盖菇”申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国家工商总局已公告。全县已注册商标190件,其中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8件,市知名商标13件,“农”字号商标36件,商标总量和品牌数近三年翻了一番,商标总量及品牌数都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
深化创建活动 力求创建实效
1.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乐县工商局始终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一项持续重要政治任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并将学习实践活动与县委、县政府开展的“创五优争先行”、“四百活动”相结合,使全局的工作水平、队伍素质和整体形象得到全面提升。
2.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各党支部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下发了活动实施方案,细化了阶段目标任务,进行了学习动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让全局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要求各党支部做到“五个好”,每位党员力行“五带头”,大幅度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3.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活动。一是严格落实有关制度。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说清制、限时承诺服务制和a、b岗工作制”制度、窗口紧急事件应急机制、注册官联系服务企业制度等窗口管理制度,规范了窗口人员的工作行为。二是配备完善服务设施。结合县局大楼建设,合理布局服务大厅,并按达标窗口的建设要求在服务大厅划分出了等候休息区、自助服务区、档案查询区,并配齐办公设备。三是提高窗口服务水平。要求窗口工作人员上岗着装统一整洁,胸卡佩戴规范,精神饱满,举止端庄,文明用语,礼貌待人,态度和蔼友善,仪容仪表严谨,热情服务。该局注册窗口被省局授予“福建省工商系统企业注册登记达标窗口”荣誉称号,入驻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被三明市政府授予“行政服务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作者单位:将乐县工商局)
责任编辑:江祖芳
关于创建文明村镇的探索与思考
□涂剑峰
一、建设镇文明村镇创建现状
建设镇是大田县西北部一个工贸型乡镇,矿产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商贸经济发达。近年来,该镇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被确定为省级商贸重镇,2009年被确定为三明市市级中心镇、全市第二批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尤为引人注意的是,该镇在抓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毫不松懈地把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载体,拓展工作领域和范围,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提高,推动了城乡文明一体化发展的步伐,2009年被列入市级文明乡镇。概括起来,该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完善机制入手,落实文明村镇创建保障。在领导机制方面,把推进村镇文明创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同时,建立了镇班子领导驻点联系工作制度,并抽调48名机关干部作为工作指导员,下派各村,健全了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网络。在宣传发动方面,每年年初召开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把创建文明村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同时,通过广播、板报、宣传单、短信平台等载体,大力宣传创建文明村镇的目的、意义、阶段工作重点和要求,以及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在责任机制方面,按照市、县《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建设镇创建文明村镇实施方案》,并将有关要求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同时,建立奖励机制,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开展情况作为镇村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基本依据,调动了广大干部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在投入机制方面,加大了文明村镇创建的投入力度,形成了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捐助为辅助、市场运作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设立建设镇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设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经费,通过企业投资成立三保户外传媒等。
2.从创新载体入手,丰富文明村镇创建内容。加强思想理论宣传,通过报告会、入村宣讲、座谈会、组织考试等形式,带领镇村干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镇人民;同时,充分发挥农业技校、文化中心、农业技术培训班等学习阵地的作用,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科学思想的教育,在全镇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结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文化进祠”活动,80%的村建起了文化图书室、休闲娱乐室、党员活动室三位一体的文化大院,新建农民书屋2个、全民健身示范点3个。加强农村文化繁荣,引导各村整合民间铁枝队、传统舞狮队、妇女禁赌协会、移风易俗理事会等民间团体组建“文化合作社”,开展“唱响和谐主旋律,欢声笑语新农村”为主题的农村文化活动。加强新型文化传播,大力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积极推广健身广场舞,丰富农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加强典型带动作用,结合新农村建设“七进小区”工作,积极引导党员中心户、科技示范户、计划生育中心户、金融信用户,发挥宣传示范和服务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文明村、信用村、信用户、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全镇共评选信用村8个,信用户750多户。
3.从夯实基础入手,提升文明村镇创建水平。该镇以“三个集中”的发展方向,着力做大做强工业、做特做响农业、做活做旺商贸、做大做靓集镇,扎实推进中心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夯实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基础。在工业方面,重点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生成了石墨深加工、煤矸石综合利用、低品位多金属采选等资源深加工企业,引进了服饰加工、家具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农业方面,以特色做文章,以特色打品牌,发展雪蔗、花卉、仙草、肉兔、泥鳅、名贵犬种的特色种养业;主打红酒、腊鸭、珍珠粉、米粉等特色农副产品的包装推销,形成“富贵三宝”、三宝红等特色品牌。在商贸方面,转变传统商贸流通方式,大力发展品牌专卖、连锁经营,金牛世家、迪斯奇、安踏运动、利郎男装、才子服饰、全友家私、伟业汽贸等一批知名商贸企业相继入,房地产业逐步兴起。在城镇建设方面,该镇按照省委“五大战役”的工作部署,以城镇功能开发为重点,以项目带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实施了旧街道路改造和景观建设、汽车站、三宝小区、工业园区、商贸物流中心、农产品市场、防洪堤及河滨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集镇综合承载能力。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该镇以“家园清洁行动”为抓手,分别对全镇5个村8个小区实施了农村住房整治改造,有力改善农民居住环境。通过引导“三个集中”,该镇实现了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全面推进,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转变,促进了农民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城镇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二、文明村镇创建的难点分析
今天进入城镇的居民是昨天的农民,由农村迁人城镇,由传统的农民变为现代的市民,不仅仅是居住地域、职业身份、生活方式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由传统农业社会的小生产者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的新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形势下,文明村镇的创建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必须认识和把握小城镇建设中文明村镇创建形势的特殊性。发展小城镇打破了“城乡二元”格局,农民职业发生转换,地域实现转移,农村社会变迁,产业结构改变,从而使当前的村镇文明,既不完全等同于原有的农村,也有别于现代化的城市,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发展小城镇,引起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习惯、交往范围及频率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使村镇文明建设明显有别于农村和城市;二是小城镇发展吸收了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有力地撞击着乡村原有的文化氛围和农民认知结构、观念知识体系,使精神文明在诸多方面的建设面临新课题;三是小城镇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乡村与城镇以及农民与城市居民间的频繁交往与广泛交融,在此环境下的农民精神需求会更迫切,社会追求会更多样,目标志向会更远大,使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进一步充实、改善和提高面临新任务;四是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引发农村社会约束机制和方式的重大改变,血缘、地缘关系,乡村民风民俗趋于弱化,市场原则充实其中,制度和法律因素成为维系交往秩序和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五是小城镇建设和繁荣会会进一步促进和影响农村科技、文化、教育等体制的完善,产生新的文明热点,涌现新的文化群体,培植新的文化种类,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新机遇,注入新活力,带来新优势等。
必须认识和把握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文明创建包含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物质文明是城镇建设的基础,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并不会自然带来精神文明的进步,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也不会随着物质的丰裕和生活的改善而自发地提高。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存在不少片面认识,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经济上去了,要增加一些教育经费、科技经费、文化经费等,难度反而比较大。两个文明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发展农村城镇经济,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花大的气力,搞好城镇精神文明建设。
必须认识和把握增强群众性创建活动的有效性。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文明村镇创建的一个有效载体。精心组织、正确引导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提高群众性创建活动的有效性,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原则,文明村镇创建才不会偏离方向。例如,在建设镇的“唱响和谐主旋律,欢声笑语新农村”主题活动,综合运用民间的迎铁枝、舞狮、金鼓等喜闻乐见的形势,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坚持重视基础,依靠群众。文明村镇创建必须从基础抓起、从群众抓起。建设镇十分重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文明户、信用户、“好公婆”、“好媳妇”等评比活动,带动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三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经济建设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改革发展稳定则是工作大局。文明村镇建设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设镇在文明村镇创建过程中,注重协调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社会稳定以及计划生育等社会建设共同推进,共同发展,积蓄了发展能量,最终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三、对文明村镇刨建的几点思考
通过建设镇的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对如何加强统筹城乡发展形势下的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有以下几点思考:
1.重心延伸。将创建工作的重心由县城延伸到建制镇,特别是发展较快的中心镇,让剩余劳动力的相当部分就近转移到集镇,接收城市文明的教育和熏陶,具有一定可行性,它既可以吸引农村中素质较高的致富能人到集镇去发展,又可以利用集镇相对优越的条件加速自身发展,加大集镇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对周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示范效应,为创建工作进一步向农村推进,向县城和大中城市输送更多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2.制度保障。当前我们的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制度保障,应当抓住以下四个基本环节:一是领导机制。健全的领导机制,是文明城镇创建的根本。二是投入机制。多元的投入机制.是文明城镇创建的基础。要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投人机制,要开拓多种渠道、量力而行,要根据经济的发展和可用财力的增长,逐步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三是考核机制。要使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机制科学化,就得将考核指标尽可能硬化、量化。把文明创建的任务一层一层分解到基层,增加可操作性,进而使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真正硬起来。四是奖惩机制。严格的奖惩机制,是文明村镇创建的保证。
3.重在建设。当前的重点是要加快城镇建设的步伐,提高城镇建设的质量,增加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着力营造好四个环境。一要改善居住环境。随着城镇的发展和农民生话水平的提高,拆旧房建新房,推平房盖楼房,购买商品房,正在成为新的一轮消费热点。要积极引导,统一规划,使城镇居民的住房及其生话环境经济适用、整洁美观、设施配套、生活便利,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二要改善交通环境。城镇是农村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发挥辐射功能,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起到带头作用,与其硬件建设特别是交通环境关系极大。要加大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抓好城乡镇村的道路建设,逐步形成四通八达、宽阔通畅的城乡交通网络。三要改善卫生环境。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城镇脏乱差的现象较为普遍,居民一些不文明、不卫生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这不仅直接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镇容镇貌,影响城镇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必须下决心改变这一状况。四要改善社会治安环境。社会治安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的安定。我们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大打击力度,严禁封建迷信、非法宗教、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蔓延,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为文明村镇创建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大田县建设镇党委)
责任编辑:江祖芳
保护古邑文化生态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 吴国宝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由各个区域和各个部分的文化所组成的。保护文化生态,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已成为国家共识。
将乐是一个八闽古邑,文化底蕴比较深厚。早在新石器时期,先民就在金溪流域,缘溪聚落,逐水而行,披荆斩棘,拓土开疆,至今留下几十处原始社会部落生活的古文化遗址。西汉时,东越王在此先后营建乐野宫、高平苑、校猎台等,作为弦歌笙舞、狩猎游乐之所。建县以来,县民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用灵巧的双手描绘出秀美的画卷,用聪明的才智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
将乐文化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南移的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多次交融而发展起来的,晋代之后逐步走向兴盛,宋代文化发展达到一个高峰。将乐民间习俗、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等无不展现出浓厚的中原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方色彩,如竹纸制作技艺、擂茶制作技艺、龙池砚制作技艺、南词表演技艺,以及龙灯、桥灯和花灯等等。县内目前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同时,还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擂茶、音乐、南词表演、跑马将军庙会)之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也取得初步成效,县内拥有一批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宋代烧造擂茶器具窑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我省古代窑业产品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它们是将乐文化生态中的优秀代表,也是将乐文化结晶。
文化生态保护就是要构建一个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保护好将乐文化生态,对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打造生态山水县城,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县文化生态保护意识日益提高,成果不断丰富。但是,要使文化生态进入一个活态性、整体性保护阶段,还需做好许多基础性的工作。
一、在整合资源中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生态及其生存环境受到挑战。要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其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结果。根据现存状况,做好文化生态目录的编纂工作。对濒危状态的文化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对能反映原生态文化进行重点保护,对状态较为稳定的文化进行持续持性保护,对已经消亡的文化进行抢救性的记录、研究。编制好文化生态保护规划,实施整体保护措施,将生产习俗、生活风俗、岁时风俗、信仰风俗及生态山水文化融为一体,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充分展示八闽古邑文化风貌。
二、在整体环境中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工作。
文化生态离不开周边环境的保护,要确定保护范围,划定保护区域,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其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才能得到完整性的保护。将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片区:擂茶文化生态片区、村落文化生态片区、民间贸易文化生态片区、竹纸技艺文化生态片区、花灯文化生态片区、宗祠祭祀生态片区、民间信仰文化生态片区、民俗文化生态活动片区、闽学之源文化生态片区。
在开展文化生态片区保护过程中,还可以与发展文化产业相结合,规划建设有利于文化生态保护的文化生态园区:
——客家擂茶文化创意园。以弘扬客家擂茶文化为重点,以宋代擂茶器具窑址为基础,建设中国客家擂茶博物馆。设立历史文物与涉台文物展示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各类茶艺展演中心。
——闽学之源创意园。以杨时陵园为依托,建立闽学碑林、设立杨时雕像和重建龟山书院,建设闽学文化主题公园。
三、在制度保障中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工作。
建立和完善文化生态保护机制,构建文化生态保护体系,是文化生态资源得到有(下转第46页)(上接第31页)效保护的重要保障。重点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建立:
一是要建立活动机制。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础,必须加强村落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如村落节日习俗、庙会习俗、礼仪习俗、贸易习俗、生产习俗等等。积极倡导乡村开展文化节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活动,让传统文化在节庆活动中得到保护和传承。
二是要要建立投入机制。采取政府投人与社会融资相结合的保护方式,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基金会,鼓励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保护工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
三是要建立文化交流机制。着力从“五缘”( 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关系方面加强文化生态平台载体建设,从闽学文化、宗祠文化、民间习俗等层面推动闽台文化交流和传播。
四是要建立理论研究机制。以文化生态保护为主题,对经济、宗教、理学、艺术、饮食、技艺、姓氏和文物等方面进行研究,出版一批文化生态保护丛书,发挥理论研究对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指导作用。
(作者系中共将乐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责任编辑:刘明辉
与时俱进谱新曲婚育新风进客家
□巫红霞王新亭
宁化县是举世闻名的客家祖地,客家文化渊源流传。近年来,该县人口计生部门充分发挥客家文化优势,把婚育新风进客家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客家祖地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在全县开展了主题鲜明、载体丰富、富有特色的“婚育新风进客家”活动,走出了一条具有客家祖地特色的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路子。 2005年,宁化县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人口计生委授予“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荣誉称号。宁化县人口计生局连续三届保持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以客家祠堂活动为载体,增强辐射力。祠堂历来是客家人祭祖、议事等重要活动场所,该县把婚育新风宣传融入祠堂活动,健全祠堂婚育文化宣传功能。在38座祠堂建立了计生宣传的“六室一廊”即:(1)电教室:配备彩电、vcd等影音设备,经常播放婚育新风宣传录像,宣传计划生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优生优育知识等。(2)图书室:备有婚育知识图书。(3)阅览室:备有人口报刊20多种和各种婚育知识宣传资料。(4)书画室:供书画爱好者书写和展示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书画作品。(5)文艺排练室:传唱和编排计生山歌、计生民谣、群口快板和计生文艺节目。(6)公民道德教育室:宣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精神和婚育道德新风尚。(7)计生宣传廊:设立计生墙报宣传栏,不定期宣传计生政策、优生优育知识等;
以弘扬客家文化为载体,增强感染力。宁化客家文化积淀丰厚、内涵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十分活跃。县乡组建了18支“婚育新风进客家”文艺宣传队,文艺宣传队不仅在重大节日参与舞龙、舞狮、采茶戏、走古事等民俗文化演出,而且经常上街进村到社区开展文艺宣传演出;组织人力物力,挖掘和收集客家计生山歌、民谣诗词、民间故事,通过整理加工,剔除庸俗内容,渗入“少生优生”、“晚婚晚育”、“生男生女一样好”等新型生育文化内容,重新创作和编导了《十唱计划生育好》、《独生子女一枝花》、《计生排头兵》等20多个文艺作品,其中7件作品在省、市文艺演出或评比中获奖;在每年世界客属石祭祖大典活动期间,举办客家长老婚育新风研讨会,探讨和传播客家新型婚育文化。目前,全县已有11支客家长老新型婚育文化志愿者宣传队,拥有60岁以上志愿者宣传员160多人,他们主动热情地为传播客家新型婚育文化发挥余热作贡献。
以客家民俗活动为载体,增强渗透力。从影响当地群众婚育观念的传统民俗文化入手,将婚育新风进客家寓于客家民俗活动当中,“借台唱戏”。利用每年祭祖和正月客家人舞龙、舞狮、走古事、游花灯等民俗活动,把婚育新风的内容以楹联、标语、灯谜等形式穿插在活动内容中,丰富了节日喜庆的内容。同时,利用“三月三”、“八月十八”等传统庙会和各村“过烊”、“保禾苗”等节庆日,组织电影队、文艺小分队下到乡村,巡回开展婚育新风文艺宣传演出活动。
以优质服务为载体,增强活动凝聚力。该县重视从制度上强化服务工作的长期性。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4个计生优待优惠政策文件,对二女计生户、独生子女户的奖励优待措施达53条。县乡为12000名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夫妇办理了养老保险。每逢重大节日,县、乡党政领导坚持走访慰问计生户,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全县800多名副科以上干部坚持开展“一对一”帮扶计生困难户活动,全县计生户得到各类帮扶资金870多万元,获赠生产、生活资料价值1000多万元,小额贴息贷款资金2000多万元,有2459户计生户参加新农保得到政府补助,13709户免费参加新农合。
该县开展“婚育新风进客家”活动以来,“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型婚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有近百对农村育龄夫妇自愿放弃生育二孩的权利,广大农村改变了女人不能座上席、上族谱等陋习,全县已有60个姓氏女儿可以上族谱。
(作者单位:宁化县人口计生局)
责任编辑:张素敏
打造社区文化平台拓宽便民服务领域□吴刚毅
2010年11月10日,永安市燕南街道龙岭社区举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龙岭服务点”暨永安市图书馆龙岭分馆启动仪式。近年来,该社区把建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作为积极推进面向社区居民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努力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让社区群众共享人类文明成果。
一、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文化服务网络。社区在原有文化活动中心的基础上,新设立了演播厅、电子阅览室、电脑网络室等,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为社区群众传递文化信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是以现代化网络信息为主,以卫生、互联网、镜像、移动储存、光盘等形式,实现社区居民可以共享全国范围内的优秀文化信息资源。
龙岭社区自筹12万元用于购买8台电脑、投影机1套和“iv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分馆模块,并进行网络布线等。图书阅览室藏书1700册,建立定期供阅流通制度。从开通的即日开始,全面开展为社区不同人群提供享用文化信息资源的服务活动。由于共享信息服务人数不断增多,社区于2010年12月30日又增加7台电脑设备。市图书馆和社区工作人员紧密合作,派出专业人员对社区进行培训指导,让社区居民学会使用网络的基础操作。这项工程的实施是永安社区首家创办,社区群众踊跃参与这项全新的文化活动。
二、根据不同层次需求,举办不同类型实用班。自2010年11月10日揭牌启动仪式后,龙岭社区先后接待省、三明、永安市有关领导前来参观指导10多批,演播厅接待群众观看多达1860人次,电脑上网有2110人次,电子阅览室图书借阅人数有1850人次。网络基础培训班举办6期,共有240人次参加。
1.老年人兴趣班。主要是根据老年人养生医疗保健的需要,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应用科学知识,调整心理功能,树立正确科学的养生理念,做到合理运动,科学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充实,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尤其是联系实际,通过寻找文化信息的科学文化成果,提倡老年人多参加社会各种活动,增添新的活力,使自己经常保持良好的社会心态。平时注意发现老年人的各种爱好特点,办好广场舞、健身操、自编自演山歌等反映社区生活的文娱节目,同时还积极组织开展老年人志愿者活动,主动参与本社区药品食品市场的监督等社会公益活动。龙岭社区把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向老同志倾斜,每天都为老年人开放,许多老同志都非常愿意参与。70多岁的刘秀桂,从不会操作到会使用电脑看电视剧、戏剧、欣赏音乐,获取有关资料,她觉得非常开心。
2.中小学生提高班。针对现代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要让中小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根据许多家长的意见及中小学生个人爱好,社区考虑要从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出发,决定举办中小学生提高班。使他们尽早提高水平,即对电脑内部结构有所认识,学会用电脑打字、办公软件的操作运用,包括查阅有关信息资料等。
3.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班。40-50岁期间的下岗失业人员,暂时找不到工作的,社区考虑到他们的年龄又不是太大,只要通过培训,提高技能,通过树立信心,不断学习进取,掌握了解社会发展需求的动态,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大胆探索,最终实现再就业目的。
4.家政服务培训班。社区第三产业发展有很大的空间,许多人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劳动力,大多数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如何适应社会的进步发展,需要提高科技含量的技能工种,尤其是家政服务,项目内容广泛,要从提高专业化、技能化水平出发,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社区提供全方位的科学化服务。
5.公共交际知识培训班。针对当今开放的社会,要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共关系学科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学会文明礼仪、礼貌待人,学会与人交流沟通,平等相处,了解合同的签约,共同履行社会责任等。
三、加强管理,规范服务,努力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热爱群众的文化服务队伍。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的建立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资源共享,社区对此作了专题研究,社区建立专人负责制度,确保各项设施设备得到妥善的保护。市图书馆派出专人指导网络的使用维护,并在各培训专业实用班组建班委会,挑选出若干名责任心强的有关人员组成管理人员,负责管理维护设备工作。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会正确使用操作程序,严格按照程序操作使用网络。
四、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文明社区创建工作。通过开展掌握共享现代文明成果,促进社区成员成为文明社区建设的主体。一是积极利用市民学校、关工委、老人协会等组织,在社区内建立各种专业人员、学者、知名人士等人才队伍,聘请他们作为共享工程的监督者。在社区中传播先进文化的主流,深入开展以思想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德”教育,同时通过各种形式渠道,积极引导帮助下岗职工寻找再就业的门路,使居民群众得到实惠。二是开展组织群众性的社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社区倡导向雷美珠同志那样二十多年如一日义务为社区清扫环境卫生的感人事迹。注重培养居民卫生习惯,建立居民、辖区机关、企业、学校主动参与机制,覆盖社区各个角落的公共卫生责任制,实行专业队伍与群众自觉参与相结合,集中突击整治与日常保洁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三是强化社区居民监督。社区开辟共享工程热线电话,欢迎接受群众的直接监督,定期召开居民小组长会议,听取居民的各种建议意见。四是利用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阵地,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加强联系,互相促进,做好社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工作。针对未成年人课余活动主要在社区这一特点,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社区在组织他们开展各种技能比赛活动中,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比,奖励,把优秀的作品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张贴展示,增强孩子和家长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作者单位:永安市燕南街道办事处)
责任编辑:刘明辉
学习身边好人争当文明市民□游淑奕
13岁女孩成贫寒
之家顶梁柱
——陈小燕
在她不到2岁时,爸爸疯了,妈妈离家,不久爷爷中风……8岁以后,陈小燕便挑起重担,协助奶奶支撑起贫寒之家。如今13岁的中学生小燕成了家中顶梁柱。
2010年新年之际,永安市第五中学校长林建华、政教主任江山等教师来到西洋镇葛洲村看望初一(3)班陈小燕同学,带去慰问品,并向小燕奶奶承诺:在五中的学费和生活费由学校解决,鼓励小燕同学放下包袱努力学习。
陈小燕出生在永安市西洋镇葛州村,今年13岁,1997年的一天,小燕父亲上山砍柴,半天没有回家,小燕母亲急了,去山上找,见他口吐白沫,满嘴说胡话。从那以后,小燕父亲就精神失常,至今还是疯疯癫癫的。
为了给小燕父亲治病,小燕的爷爷、奶奶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带他到医院,找精神病专家,但就是不见好转。
小燕的母亲经受不起打击,回娘家住,不久与小燕父亲离婚,丢弃了小燕。这年,小燕的爷爷68岁,奶奶60岁,小燕却还不满2周岁。狠心的母亲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更谈不上支付法院离婚时判决的每月100元的抚养费。
小燕的爷爷受到刺激,2001年中风得病,整天说胡话,至今,与儿子没有什么两样。
一家两个人生病,小燕父亲每个月还要服用近200元的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本来就只有小燕父亲每月50元的低保金,其余都靠乡邻接济。现在,小燕的奶奶,成了一家的“主心骨”,砍柴种菜,洗衣做饭,护理病人,全落在她一个人肩上。
西洋镇葛洲村的村民说:“小燕很懂事,小小年纪就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读书是她到学校老师那里哭诉求来的,她告诉老师让自己先上学,困难慢慢来解决。”
小燕上学后,渐渐长大,她尽力帮助奶奶做些家务,从来不敢奢望像小伙伴一样追逐捉迷藏、做游戏,受到委屈时在大人面前撒娇。她唯一想的就是念书、念好书。
上学后,小燕很懂事,每天一放学,就赶回家帮忙做家务或者卖鸡蛋。每年寒暑假,她还到附近工地挑沙石挣点生活费。有一年,为补贴家用,小燕还卖掉蓄了多年的心爱的长发。
养鸡卖蛋是她们家不稳定的一项经济来源。就是鸡蛋,一家人从来没有吃过一个。有一次,小燕捡鸡蛋时,打破了蛋壳,她用碗头装好,送到经常向她家买鸡蛋的村民家乞求道:“叔叔,这个蛋才刚打破的,你能买去吗?”好心的村民二话不说收蛋付钱给她。
奶奶病了,小燕像小大人一样,会给奶奶换衣服、梳头发,嘱咐奶奶按时服药,才能健康保护这个家庭。别人送到学校给她吃的牛奶、水果等食品,小燕从不沾一口,定要带回家给三个老人补身体。
为了不让奶奶多花钱,一年四季她都穿别人送的大人衣服,把整个屁股都遮挡住了,不怕别人笑她矮小。
读中学后,星期六一回家,她早早起床、扫地、做饭、摘菜、喂鸡、洗衣服,怕70多岁的奶奶上山砍柴会不小心摔倒,她主动承担上山砍柴的活并劈好给家里烧。
近4年来,有很多很多好心人,不断为小燕助学解困,使小燕一家非常感激,前段时间有人问起小燕: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小燕回答:当然是升高中上大学。在场的爱心人士也承诺,将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小燕实现这个梦想。
陈小燕同学坚强、乐观、勇敢面对生活的精神感动燕城,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也感动社会各界人士。
2010年3月,陈小燕当选 “感动福建” 2009年度十大人物。2011年2月,入选“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
寒冬夜里大搜救
——张万田
张万田,45岁,2010年末,以他为首的见义勇为群体,在寒冬深夜救起因车祸入水的2位受伤人员的事迹在明溪县传为佳话。
2010年12月10日晚上9点10分左右,明溪县夏坊乡李沂村村民张万田和王金福在李家坪进行党员义务巡逻,突然听到从李家坪桥方向传来“轰隆” 一声巨响,两人急急匆匆小跑赶到桥上一看,不好,一辆小车撞出栏杆掉落水库,右手残疾的张万田没有犹豫,立即用手机叫来村民张木根、张万生帮忙救人,同时报了警。一场争分夺秒的水里救人行动随之展开……
农历十一月份隆冬有霜的夜里寒气逼人,加上下着小雨,无月亮,雾气很大,夜色朦朦胧胧,张万田、王金福打着手电筒,走到桥下,一边搜寻,一边呼喊:“有人吗、有人吗?”忽然,发现在离河岸边2、3米的水里有两个人奄奄一息喊救命,略识水性的张万田二话没说,脱去衣裤赤身跳入5米多深的水库,在随后赶到的张木根、张万生帮忙下,迅速将受重伤的两个人救上岸,在其他救援人员帮助下将他俩抬到公路上,买来葡萄糖给他们喝,补充体力,并拿来衣裤给他们换上,裹上毛毯防寒,拦过路车送往县医院抢救。当得知水库还有一个人,张万田又只身一人借着岸上救援人员照来的十几把手电筒光,一边游、一边搜寻,游了好几圈,发现河中间离自己1米多处,有一只手在沉浮,张万田使尽全身力气游过去,那只手却不见了,冷得浑身发抖的他还是不甘心,继续搜寻,过了半个多小时,仍没有发现落水者,只好回到岸上。已经筋疲力尽、打着寒战的张万田被岸上的救援人员扶着送往家里冲澡、喝白酒谢寒。事故发生当晚,居住在李家坪、坡坑的共产党员陈求生、张万荣、涂长福及两个村民小组的村民相继赶到现场全力搜救,直到晚上11点多才离去,整个大搜救进行了近3个小时。
事后了解到,车内共有3人,造成一死两重伤。说起当晚救人的事,张万田很平淡的说:“没什么,一般人碰到救人生命的事情,都会这么去做,可惜没把第3个人救上来,而感到很可惜”。
2011年3月,张万田入选“中国好人榜”见义勇为好人。
责任编辑:王曙欣
开展网上祭英烈激发爱党爱国情
———我市广泛组织未成年人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
□魏承邦
为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继承弘扬革命先烈优秀品质。我市于3月25日至4月25日,在中国文明网等网站组织广大未成年人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活动。
高度重视,及时部署。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是迎接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和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深入发展的重要内容。市委文明办主动协调教育局、团委、妇联等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及时对活动作出部署,开展“十万青少年网上祭英烈”活动。全市各地广泛动员,组织广大青少年登录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中青网、中国校外教育网、中国家庭教育网、中国广播网等链接网站,进行网上献花、寄语留言等“网上祭英烈”活动,表达心声,增强爱党爱国意识,激发爱党爱国情感。引导同学们在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教育他们牢记历史,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情。4月2日,市委文明办联合团市委等部门组织市区1200多名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位于麒麟山公园内的三明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争当跨越先锋”主题团队日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继承弘扬革命先烈优秀品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
精心组织,广泛参与。各级“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联系点和文明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踊跃参与。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增强未成年人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作为家长学校的重要内容,动员广大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参与、共同祭奠。三明日报、三明电视台等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加强活动宣传报道,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梅列区结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广泛发动全区青少年大力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各校利用周会、班会课做好宣传发动,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脑室、社区绿色网吧组织青少年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教育孩子们牢记历史,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激发广大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热情。据统计,全区各校组织学生“网上祭英烈”活动10000多人次。大田县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开展 “网上祭英烈”活动,通过登陆中国文明网等网站给烈士们敬献花圈,拜祭留言,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据了解,清明节前后,仅一中和五中就有1950余人次登陆各网站参与“网上祭先烈”活动,发表祭拜感言827余条。各乡村小学利用信息课和课外活动以及其它的一些业余时间,由信息课教师安排指导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新华网、中国校外教育网、中国家庭教育网等网站,让学生们自由点击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上鲜花并鞠躬,在留言栏上留言,对革命先烈寄托崇敬和缅怀之情。沙县各中小学校以开展“网上祭英烈”为主题,通过召开一场“文明扫墓,从我做起”班队会、出一期“祭奠英烈”黑板报等方式,组织2.1万名学生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使其进一步了解烈士们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事迹,深刻体会先烈们那种英勇无畏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将乐县把“增强团员意识教育”做为学英雄的具体行动,开展纪念“全国抢险救援勇士”郑忠华牺牲6周年活动,组织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到郑忠华英雄事迹陈列馆为英雄敬献鲜花,在英雄铜像前庄严宣誓,重温入团(队)誓词。团队员代表表示,时刻以郑忠华为团员楷模,切实深化“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明溪县组织全县各中小学校师生登录中国文明网等网站,通过进行“网上祭英烈”活动,使大家认识到先烈们以他们的青春、热血和生命给后人创造了幸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激励广大未成年人秉承先烈们的夙愿,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尤溪职业中专学校充分发挥全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联系点的示范带头作用,突出该校“感恩教育”特色,开展了“追思先贤,缅怀先烈,常怀感恩”活动,组织学生登陆中国文明网,了解烈士感人事迹,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并进行献花、留言,感谢先烈们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
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各地以“网上祭英烈”活动为载体,在广大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中精心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着力深化拓展活动的思想内涵,深入进行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引导他们从热爱家庭、建设家乡做起,从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做起,在平凡小事、点滴细节上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深厚爱国情感。宁化县组织各中小学走进红军医院、苏维埃革命旧址,并邀请老干部们为同学们讲述红军在宁化的故事。红军血染湘江的壮烈历史,还有鲜活的历史遗迹,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强烈的爱党爱国热情。清流县各学校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登录中国文明网,在搭建的“网上祭英烈”互动平台上纷纷发表了祭奠感言,表达了对先烈、先人、先贤、英雄的感恩和敬仰之情。并充分利用烈士陵园、林畲毛泽东同志旧居等教育基地开展缅怀祭扫活动,加强对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缅怀先烈丰功伟绩,继承先烈遗志,树立远大理想抱负。泰宁县充分发挥学校、社区“绿色网吧”和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示范点的作用,认真组织全县未成年人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有3000多名学生通过网上献花、寄语留言等方式,表达他们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各中小学校还组织学生走进红军街参观东方军司令部旧址,并邀请老干部们为同学们讲述红军在泰宁的故事。红军三进三出泰宁的红色历史,红军街鲜活的历史遗迹,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永安市组织各学校开展英雄人物主题班队会活动,追忆历史,缅怀先烈,激发爱国热情。班队会上,同学们纷纷讲述我尊敬的英雄人物:一个个英雄人物、一桩桩英雄事迹,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令他们仿佛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亲眼目睹着英雄们奋勇杀敌,鲜血洒遍战场的感人场面。建宁县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横幅、标语,广泛宣传“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重要意义,营造“爱我烈士、为我中华”的良好氛围。列东中学西藏班的同学们通过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纷纷发表感言,认为今天的幸福生活市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表示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西藏、建设祖国的事业做出贡献。广大青少年在活动中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抒发对党的无限深情,激发爱国热情,勿忘光荣的革命优良传统,坚定永远跟党走的意志,决心要继承先烈们的革命遗志,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任编辑:范建民
我市开展“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设和
“红歌唱响校园”活动
□ 刘淑惠
4月,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等部门先后发文在全市开展开展“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设和“红歌唱响校园”活动,扎实推进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以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的建设是以中小学校为基本场所,其活动内容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体现本地本校特色基础上,安排设计文体、科技制作、德育、社会实践、国防教育等项目,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分配活动场所和辅导教师,放学后、节假日和寒暑假面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5月底前“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将建成并挂牌投入使用。
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红歌唱响校园“活动。“红歌唱响校园”活动以“童心向党·红歌唱响校园”为主题,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歌咏活动曲目以2009年群众评选的《爱国歌曲大家唱》(100首)和“唱响中国”相关曲目为主,充分发挥青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等阵地作用,通过广泛组织传唱、开展网上展播、举办节目展演等方式,组织未成年人广泛传唱歌颂党、歌颂伟大祖国、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歌曲。
关于推进公共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共三明市委办公室课题组
公共文明,包括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益行动、公共关系等内容,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是文明城市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也是一个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三明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始终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扎实推进公共文明创建工作,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取得了较大提升。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比如,环境卫生、交通秩序、设施管理、行业服务、人际互助等方面工作不规范不扎实,乱吐乱扔、乱停乱放、乱挤乱闯等恶习和不礼貌不礼让的陋习还没有根本改变。究其原因,既有相关部门工作不够有力,组织程度不够高,市民参与创建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好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城市管理职能交叉、权限不清、多头执法、效率不高等体制方面的因素;还有面对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新形势新变化,未能配套落实相应的管理举措等因素。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三明公共文明建设水平,影响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鉴于此,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加大公共文明建设的力度。
(一)从细节入手,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高低,是通过一个个细节来承载和体现的。细节看小实大,如果考虑不够缜密,建设不够到位,不仅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也会影响到市民的公共文明践行程度。只有注重细节、抓好细节,才能真正做到利民惠民,才能减少城市建设中的诸多不如意,才能保持城市文明建设的持久生机和活力。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视。关注城市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关注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每一件事、每一个设施;在规划设计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来研究细节问题,既要科学合理,也要便民利民,充分体现规划设计的精细化、人性化;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上,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作风,重视每一个环节,把每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做到位。其次在行动上要落实。要着眼于建设宜业宜居城市,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质量;要广泛开展访民情、解民忧大走访活动,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及时给予解决;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针对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建筑工地、集贸市场、文化网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集中整治的力度,为广大市民营造良好生活环境;要结合“五大战役”,打好城市建设战役和民生工程战役,清理广告招牌、改造街道立面、街巷道路铺设、垃圾集中清理等,年内有实质性进展。
(二)从管理入手,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政府公共管理是推进公共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发挥着道德示范、制度保障、促进公民的有序参与和激发公民的公共意识等重要作用。当前,在加快建设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加大政府公共管理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1.理顺机制。机制建设是公共文明建设的保障,对于城市文明是有着重要影响。要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针对管理中的空白点,深入研究解决影响工作推进的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切实增强市直部门之间、市与区之间的工作协调力和整合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形成上下联动、条块有机结合的良好运行机制。要建立好的城市管理机制,文明执法,以良好的城市管理者形象去影响市民,特别是围绕解决城市多头执法、交叉执法等问题,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开展包括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城市绿化、市政管理、环境保护、工商行政、公安交通等方面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工作,使城市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道路。
2.有效管理。管理是公共文明建设的基础。当前市区公共管理重点要抓住三个环节:一是公共服务要规范。要以“四个不让”、“五比”竞赛、“三比三赛”等活动为抓手,从着装、排队、持证上岗、文明用语、服务承诺、投诉处理等细节人手,将文明延伸到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各个环节,推动各级文明单位、示范单位和窗口行业提升文明服务、优质服务的层次,以全新的形象服务于民。二是城市交通要有序。交通秩序不仅关乎市民日常生活,也是公共文明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以主要街道、重要路口、交通要道为重点,加强交通秩序整治,强化动态和静态交通秩序管理,提高市区路网整体通行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做好交通技术监控,查处市区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规范车辆停放秩序,整治违法停车行为,建起教育与处罚、疏导与监控相结合的交通管理新格局,推动城市交通走向畅通、有序。三是市容维护要有力。在推进“数字城管”建设上进行积极探索,强化市容市貌、环境卫生、集贸市场、五小行业、建筑工地、违法建设、门前三包等长效管理工作,加大对限养犬、流浪乞讨、小广告、弃土撒漏、社区和城中村卫生等专项整治,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有序、卫生。特别是要结合当前市区建设项目多的实际,加强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严格落实文明施工标准化的要求,做到封闭施工、净车出场。
3.全民参与。广大市民既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接受者,同时还是参与者和监督者。要积极转变管理模式,注重发挥市民在公共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广开言路,畅通渠道,充分调动市民群众参与公共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双休日组织党员、机关干部参与文明交通大劝导;规定每个党员干部、公务员,每年必须做一定时日的义工,发挥示范作用;社区居民委员会把离退休的老同志组织起来维护社区文明。充分发挥舆论和市民的督查作用,加大新闻媒体对公共文明建设工作的监督,对公共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顽疾”进行曝光,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进一步扩大市民督查员队伍,有计划组织市民督查员围绕城市公共文明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督查,并根据督查的第一手资料,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推动公共文明建设工作深入发展。
(三)从习惯入手,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公共文明,说到底是个人文明的集中反映,欲立文明之城,就须先立文明之人。在生活中会发现:即使是一个道德水平较高,富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有时也难免会随手扔一张纸屑或闯一次红灯。究其原因:既源于传统陋习根深蒂固的影响,更是由于日常生活中对不文明细节的忽视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因此,推动公共文明建设必须着眼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自觉提高文明素养。
1.拓展深化群众性创建活动。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广大市民参与公共文明建设、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精心组织策划一系列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宣传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让广大群众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促进文明风尚的形成。要继续以“满意在三明”为主题,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科室、文明窗口、文明班组、文明公交路线、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文明诚信私营企业、敬老模范村(居)和敬老模范家庭等创建活动。要不断拓展“九联一体化,服务千万家”、“邻里节”等活动,完善“爱心合作社”长效帮扶机制,深化以“共创和谐社区、共建文明家园”为主题的文明社区创建。要全面深化以“好人在行动、好事在身边、满意在三明”为主要内容的好人建设系列活动,积极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重点抓好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福建好人”“三明好人”学习宣传和先进事迹巡展巡讲活动。
2.大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是城市文明的生力军,志愿服务是社会公共文明的重要标志。要大力弘扬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精神,全面启动“海西建设我先行”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继续实施“社区志愿服务行动计划”,扎实抓好每月第二个星期六全市“社会志愿服务行动日”活动,常年开展文明劝导、爱心捐赠、扶贫帮困、公益宣传、便民服务等各项志愿服务。同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文明办、民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各负其责、各展所长,有效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城市公共文明之花处处开放。
3.广泛开展公共文明宣传教育。要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强化道德养成教育,广泛开展“三争当”系列活动,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着力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要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突出普及文明风尚、维护公共秩序、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城乡环境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抓好公共文明引导和“公共生活好习惯”养成教育。要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一主题,采取“六联”工作法,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星期六体验”、 “心手相牵”、 “德育三牵手”等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活动,开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工作新局面,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高到新水平。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和公益广告牌、电子显示屏、社区宣传栏等,大张旗鼓地宣传公共文明,营造讲文明、促和谐的浓厚氛围,促进市民文明意识的普遍增强。
课题指导:赵晓峰杨兴忠
课题组成员:陈继郭芳林集斌江瑜平
执笔人:林集斌江瑜平
责任编辑:张素敏
青少年孝精神价值的缺失与修复
□陈则慧
一、当前青少年孝德教育缺失的表现及成因
纵观80后、90后、00后的成长历程,我们逐渐发现了诸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品质存在的问题。实施计生国策,国人众多的家庭成员围着独生子女转,农村围着“二女”转,大多的独生子女只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要爱自己,却很少想到自己要回报父母、孝道老人。只知道从国家和社会分享到的改革开放的成果分量太少,很少想到怎么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近些年来,笔者深入社区、乡村,走访城乡中小学校,笔者了解到:很少人认知“孝道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只有半数的人同意“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是对国家尽孝”;只有少数的人同意“给父母洗脚端茶”;只有小部分的人“愿意跟父母交流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只有1/3的人感受从小父母就给他们讲述与孝有关的故事;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同意祭祖活动。
应该说,80后、90后的道德状况主流还是好的。就我们身边的青少年来说,就不乏好人。三明学院2008级的学生曹阳飞宇,在家庭遭遇变故的困境面前,毅然卖掉祖屋,背起身患尿毒症的父亲来三明租房上学。堪称上善若水,孝感云动。但同时也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部分青少年道德状况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
1.青少年道德价值取向重现实、重效益,呈现功利化、实用化倾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现象无不在青少年身上得以反映,他们在学习上轻理论、重实用;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更是重物质、轻精神。崇尚实用、追求实惠已较为普遍。
2.青少年的孝道认知与孝德行为之间存在偏差,知行脱节。他们的道德品质往往只停留在认识层面,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而且表现出课上与在课下不一样,人前与在人后不一样,校内与在校外不一样,家里与在家外不一样。可能在学校是受老师喜欢、同学爱戴的好学生,在家里是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但一旦离开特定场合和特定环境,就会变成另外一副面孔,呈现出自私、霸道、虚伪、懒惰等不良品德。
3.青少年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移,呈现自我化倾向。在市场化经济浪潮冲击下,他们的价值心理出现失衡,更加崇尚自我,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减弱。他们表现为“以我为中心”,不愿为同学为别人做好事,有利的事抢,无利难办的事躲,缺乏责任感,公德意识差,在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方面做得不够,个人本位意识被大大强化。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人们内心信念系统所支持的,它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及个人努力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分析青少年道德品质存在问题形成的原因。
1.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80、90后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特殊的家庭结构机制,在家始终处于被重视被关注的中心,泛滥的爱使之骄横,过度的保护使之脆弱,难遇挫折使之不谙事理,交友圈过窄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造成了孩子知、情、意、行畸形生发。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现象严重,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分数,只要不影响学习,许多行为被纵容,品行要求被抛却一旁。部分家长本身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难以给孩子的品德形成正确的引导。残缺的家庭也容易导致孩子性格上的缺失。
2.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试教育模式没有根本改变,一直存在着思想品德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没有真正体现思想品德教育占首位的思想,将教书与育人分离。在道德教育目标设计上过于理想化,缺乏时代感和层次性。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不完善,思想道德的手段和方法简单陈旧,缺乏创新,导致在对青少年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存在以成绩替代一切的“高分低能”、“重智轻德”的现状。
3.社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社会是青少年的大课堂,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文化思潮、生活方式等通过各种渠道,对缺乏鉴别力和批判力的青少年产生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社会转型中网络和大众传媒的影响。网络时代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同传统的社会环境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心灵。
二、当前青少年孝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尤溪县汤川乡黄林村有个叫叶素兰的女人。她孝敬长辈,在婆婆患病卧床两年多的时间里,精心照料老人,使老人极少发生褥疮,肌肉没有萎缩。20多年来,她像一个专职护士耐心细致地照顾着瘫痪在床的丈夫。她用中国传统女性质朴无华的行动,诠释着孝与爱的真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后人做出榜样。
如果说,一个新生代对自己的父母长辈一点也不爱,怎么爱社会、爱祖国?传统上,我国崇尚“百善孝为先”,怎么让孝道影响新生代的人生,怎么让孝文化这一传统美德得以传承,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将孝道教育与生理教育、心理教育和伦理教育结合起来
1.生理知识教育。人的素质结构是一个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组成的有序、分层、开放的人的身心系统。它们之间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素质处于素质结构中的最低层次,但又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性。在人的素质结构中,生理素质是最基础的因素。在此阶段开展的教育,要引导青少年了解自我身心发展,教育方式应贴近生活,易懂易行,目的在于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心理知识教育。心理素质处于素质结构的中间层次。心理素质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二是对客观事物的意向和态度。认识方面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意向和态度方面包括思想、品德和审美。这两种反映是密切相关的,人们往往是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意向和态度。同时,人们的不同意向和态度又影响着人的认识活动。心理素质是人的深层次素质,涉及到一个人的精神风貌、能力、气质、性格和情绪等要素,是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心理素质是人们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自我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内在条件,直接制约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
3.伦理道德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点对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这是因为传统的伦理道德是我国历史上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道由孝生”,孝是一切德行之源,它以“孝悌”为根本,规范人的言行举止。如在孔子倡导的孝道基础上,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便在生死关头也要“舍生取义”的伦理道德观。
(二)做好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结合工作。
家庭、学校、社会是青少年赖以生存、成长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分别以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方式对青少年的成长施加不同的教育影响。青少年道德教育必须做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使其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形成三位一体的合力网络,以提高道德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调整学校教育的枢纽。学校教育是整体教育,个别学生的具体特点很难全面照顾到。家庭教育是个别化教育,家长有可能针对孩子的特点实行“特别”教育,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青少年思想品德中所出现的许多矛盾也需要家庭教育来调整、平衡。家庭教育又是净化社会信息的过滤器,在各种思想、思潮一起涌来时,家庭教育可以在审美观念、社会风气、生活情趣等方面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家庭教育还可以纠正学校的偏颇,填补学校的不足。在孩子走上工作岗位,家庭教育同样有纠正其偏颇,弥补其不足的作用。针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代沟”问题,家长要把亲近家庭作为根本教育特征,不要轻易让“代沟”把父母与子女彻底地隔离开来,父母不仅要与子女多交流,更要学习掌握时代新知,取得与孩子心灵沟通的对话权。
2.学校教育。 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生理、心理、伦理“三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应循着小学—中学—大学,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开设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三理”教育课程。必须考虑各类学校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体现在课程和教材之中,贯穿和渗透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科教学成为思想优先教育的主要渠道。
3.社会教育。社会教育阵地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青少年发展多种兴趣爱好,有利于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在充分发挥学校学生主阵地作用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社会阵地的建设。当前,由于政府关心、教育界努力、社会各界参与道德教育的合力正在形成,社会环境正在朝向有利于教育的“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与整合。
(作者单位:三明市剧目创作室)
责任编辑:张素敏
关爱农民工法律是保障
□扬凡
4月20日,由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工商联主办的“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市正式启动。
关爱农民工,是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创城”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正如中央文明办志愿服务活动工作组副组长崔海教在启动仪式上讲话时所指出的,三明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有大量的农民工在这里就业、创业。长期以来,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关心农民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要继续把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工作做实、做好,以展示三明人的友爱之心、奉献之心。
关爱农民工,当从何做起? 这个春天,“幸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两会期间,求解幸福“方程式”,描绘幸福“路线图”,更为上上下下所关注。那么农民工的幸福是什么?幸福又在哪里?
我认为,提升农民工的幸福感,平安是前提,法治是保障。因此,要紧紧抓住农民工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等问题,紧紧围绕“平安”两字下功夫,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侵害农民工人身权、财产权的刑事犯罪,持续开展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的集中整治;加强对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各类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的防范、排查、调处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对治安的满意度和认同感,着力从法治保障提升农民工的幸福指数。
依法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是开展这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积极回应农民工对司法的需求、期待,构建追求实质公正的能动司法。
法者,国之重器;公正,民心所系。执法权威固然离不开法律的威慑力和强制力,但最根本的在于公平正义。在办理涉及农民工案件中,要特别防止对外地农民工的任何偏见,做到“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对城里、乡下人一个样,本地、外地人一个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转变“不告不理”观念,强化对农民工的主动服务。通过巡回审判和实地普法等多渠道了解农民工权益纠纷的线索,引导其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急事急办,案件审理突出一个“快”字。尽量适用简易程序,缩短审理期限;依法推行简易审方式,快审快结,减轻诉累,及时化解矛盾,避免诱发不稳定因素;落实司法为民措施,降低诉讼成本。除依法减缓免诉讼费外,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农民工申请财产保全或先予执行的,可免除申请人担保义务,对涉及农民工工资部分先予执行;加大调解力度,尽快兑现农民工权益。构建庭前调与庭审调结合,着力缓和双方对立情绪,抓住时机组织协调,力促达成调解协议;同时要广泛运用非诉讼调解的方式,减少诉讼,降低维权成本,防止一些企业利用诉讼程序拖延履行法定义务,尽快挽回农民工的损失,实现案结事了;丰富执行手段,加大执行力度。树立“农民工工资优先兑付”理念,在不违背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突破一般债权平等保护原则对农民工不利的困境,灵活运用法律规定,优先保护农民工获得工资报酬的合法权益。
法律援助是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是法律公平、社会正义的象征,花钱少、效果好、深受农民工欢迎。要把农民工列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对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法律援助的,有关行政机关和行业协会应引导法律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积极参与涉及农民工的诉讼活动、非诉讼协调及调解活动。根据需要在街道社区、劳动部门、建设部门、工会等设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农民工工作和生活集聚地、大型企业等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咨询点,开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热线,在法律援助机构的统一指导下,及时了解农民工生活、工作情况,提供咨询服务,接待法律援助申请,参与协调处理农民工工资纠纷、工伤事故及侵权案件等,方便农民工就近快捷地申请和获得法律援助。
在做好个案维权的同时,还要通过案件的成功办理并进行宣传,变事后维权为事前主动维权,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情况的发生。
关爱农民工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把“法律之手”运用好、落实好,使农民工充分感受到法治的温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充满活力。
(作者单位: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市委文明办2011年1-2月份大事记
一月份
4日上午,市委书记黄琪玉主持召开宣传工作调研座谈会,杨华泰主任参加;下午,市里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创城工作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徐铮主持会议并讲话,市领导夏钢、林俊德、陈凤珠出席会议,杨华泰主任、孙仁树副主任参加会议。
4日—8日,吴德聪副调研员和创建科同志参与2010年度全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考评工作。
6日下午,林晖副调研员应邀参加梅列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暨现场经验交流会并作指导讲话。
7—9日,杨华泰主任参加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和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会上,市委文明办被省委文明办授予2010年度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优秀组织奖。
8日上午,王大俊副主任参加三明市承办第七届农民运动会议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9日晚,市委文明办领导班子召开2010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10日下午,孙仁树副主任参加三明市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工作汇报会。
11日—17日,杨华泰主任参加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在全省开展“‘绿色’电脑进老区活动”的建议》、《关于扶持老区山区县推广建设“农村流动家长学校”的建议》、《关于加强我省农村墟场惠民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建议》、《关于加快我省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建设的建议》等四件提案和《抓紧时间埋头实干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大会书面发言。
11日下午,孙仁树副主任参加省“文明交通行动”考评汇报会。
13日下午,孙仁树副主任主持召开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协调会议。
14日,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主办的《八闽快讯》第25期增刊专题刊发了题为《“三明三创三促” ——三明市以创先争优推进精神文明创建》的工作经验。下午,王大俊副主任参加第二十四次全国、全省“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17日晚,林晖副调研员参加全市行政服务工作会议。市文明办下发《关于组织参与“我们的节日·春节”网上活动的通知》。
18日下午,市文明办在梅列区二路社区召开三明市社区共建联创工作推进会,杨华泰主任、孙仁树副主任、吴德聪副调研员参加会议。
19日晚,杨华泰主任参加市“两会”党员领导干部大会和市综治工作会议;市文明办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通知》。
20日—25日,杨华泰主任列席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快我市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建设的建议》、《关于扶持老区山区县推广建设“农村流动家长学校”的建议》、《关于加强我市农村墟场惠民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建议》等三份提案;王国平副主任列席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
20日下午,林晖副调研员出席2010年度东新二路共建理事会年终总结暨2011年共建工作会议。
21日,杨华泰主任列席市委常委会议;林晖副调研员赴尤溪出席尤溪县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启动仪式。
21日至22日,省委文明办副主任赵健与综合处副处长陈可敬一行,先后到将乐县、明溪县、清流县走访慰问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福建省首届道德模范张水英和全省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柴裕财、严必群,王大俊副主任一同参加。
25日上午,王大俊副主任参加2011年市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26日上午,王国平副主任带领综合科同志慰问英模遗属。
26日,市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简报》第55期刊登题为《我市以创先争优推进精神文明创建》经验做法。
27日上午,开展本办科及科以下干部2010年度工作绩效考核。
28日上午,杨华泰主任带领综合科同志慰问原市文明委老领导范天云;下午,杨华泰主任参加市委、市政府举行的2011年迎春军政座谈会、老同志座谈会、各界人士茶话会。
30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铮在杨华泰主任、王大俊副主任和梅列区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慰问梅列区陈大镇“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刘彩秀和三钢集团“福建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倪红;杨华泰主任参加市委举行的春节团拜会。
31日,大田县均溪小学总务处主任郭显诲荣获2011年1月“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大田县梅山乡长坑村村民吴雪娥荣获“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宁化县翠江镇居民巫怀德荣获2011年1月“福建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
二月份
9日上午,全办同志春节后第一天上班,下午,办领导到梅列、三元两区文明办向全体同志拜年。
14日上午,开展办处级干部2010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市文明办下发《关于做好2011卷(福建精神文明建设年鉴)有关稿件撰写报送工作的通知》和《关于2010年全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结果的通报》。在市总工会召开的九届八次全委会上,市委文明办机关工会被市总工会授予“2010年度市直基层工会工作竞赛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15日,市文明办下发《关于做好全省志愿者骨干文明礼仪培训有关工作的通知》。晚上,召开市委文明办全体干部职工迎新春座谈会。
16日,市创城办下发《关于印发〈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11年版)〉的通知》;市文明办调研组写出并印发《关于我市社区文明市民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18日上午,市创城办召开创城有关责任部门会议,部署创城工作,杨华泰主任、孙仁树副主任参加会议。
21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召开《三明市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讨论会,杨华泰主任、孙仁树副主任、林晖副调研员和创建科科长参加。下午,杨华泰主任列席市委常委会。市文明办上报《三明市春节、元宵期间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总结》。
22日上午,杨华泰主任、孙仁树副主任参加中共三明市纪委七届九次全会。下午,杨华泰主任参加省政协副主席叶家松来明调研座谈会;王大俊副主任、林晖副研员参加全市组织部长会议暨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会议。市文明办下发《关于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的通知》。
23日,杨华泰主任参加2010年度市区创建平安建设先行单位活动通报表彰大会暨举行2011年市直单位、中央、省属驻明单位党政领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颁发仪式,市委文明办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10年度“平安先行单位”称号。
25日上午,王国平副主任参加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王大俊副主任参加全省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暨“要约行动月”启动电视电话会议。下午,办领导参加全市宣传部长会议;林晖副调研员参加全市机关党的工作会议。
27—28日,孙仁树副主任和创建科负责人参加省文明办举办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培训会议。
28日,永安五中学生陈小燕荣获2011年2月“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
责任编辑:范建民
文明始于足下
●王长达
3月13日上午,三明市社会志愿者协会办公室与三明市气象志愿者分会30多人联合开展“我是环保志愿者”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沿着虎头山登山道捡拾白色垃圾,发放并张贴《共建绿色环保家园倡议书》,宣传环保知识,引导市民人人参与环保、优化环境质量、共建绿色家园。
一段时间以来,虎头山登山道,路边随处可见游人丢弃的塑料袋、食品包装盒、易拉罐等垃圾。
平日里傍晚散步,形形色色的垃圾袋散落在背街小巷的人行道上,其中大多是食品包装袋、牛奶盒、塑料瓶。
为什么此类的白色垃圾总是“秋风吹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人行道上的垃圾来自何处,笔者比较清楚。学生们放学后成群结队挤在校园附近的商店,买些吃的,吃完了,垃圾就这样随手乱丢。当然,在校园里,他们未必敢这样乱丢乱扔。
如此行为,有家长的示范,也有个别老师的影子。上班的路上,不少“上班族”吃完早点,塑料袋乱扔,一路乱飘。一位在办公楼做卫生的阿姨说,最怕那些校长们来开会,会后地上都是烟头。老家有位小学校长去年和同行一起去台湾。看到这些师长们乱丢乱扔垃圾,台湾的小孩没有说话,都自觉将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这位校长说起这事,脸就红了。
脸红的还有笔者的同行。一位上海女记者在澳大利亚凯恩斯一个景点的厕所里发现一段中文标语:“请勿踩在马桶上”,而并排的英文、日文提示语完全没有这个意思。
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尴尬?
脚下方寸之地,为何人们的举止会如此泾渭分明?孰不知,区区脚下的世界就是一个人形象的展示。可是有些人眼高手低,对脚下的空间视若无物,一点都不明了这一点。再从深层次说,还是人们意识的落后。不说踩马桶的怪象,就拿垃圾来说,在我们的字典里,“垃圾”,就是脏了或扔掉的破烂,没有价值的东西。可是,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人们把垃圾当成一种资源,推行分类收集,回收利用。比如,台北市推行“垃圾费随袋征收”,14升的标准垃圾袋收费1.5元人民币。从2000年到2009年通过这种手段,台北市垃圾减少67%,资源回收比例也从2.4%提高到45%。在他们眼里,垃圾就是宝贝,怎么能乱扔呢?
角度决定态度,态度决定高度。我们对待垃圾的角度,难道不是衡量文明的尺度吗?人们对脚边世界的态度,不正折射出很多人对待地球的态度吗?不信您看,太平洋上漂浮着地球最大的垃圾岛,都是人类60年来扔的塑料垃圾,面积足足有两个美国德克萨斯州大。正是很多人忽视小节,不讲文明,乱丢乱扔,才给蔚蓝的大海留下了这么一大块令人恶心的人造大陆。如果任由乱扔乱丢的恶习蔓延,最终我们脚下的世界就会被白色垃圾覆盖,我们的后人将无立锥之地,无生存之地。
一个社会的文明不只表现在高楼大厦,更展示在我们脚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打理好我们的地球,文明始于足下。让我们从不乱扔垃圾做起,善待垃圾,善用垃圾,一点一滴整饬我们脚下的天地,给地球留下更多整洁的空间。这样,我们失去的只是尴尬,获得的是尊严、尊重、文明的嘉许。
文明始于足下,迈出这一小步,我们的世界就会进一大步。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名环保志愿者,弯下腰捡起垃圾,让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地球更加洁净美丽。
责任编辑:刘明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