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我们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把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一定能让子孙后代受益于这些宝贵文化财富,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食粮,通过“三着力”,让非遗文化在文明传承中绽放。
着力非遗文化研究,规范非遗有序开展。一方面积极邀请当地学者、民俗专家,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挖掘和研究,培训自己的专业人才,融保护与研究为一体,不断更新理念,丰富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和交流先进的管理理念、研究方法、保护措施、利用措施等,提高队伍的专业素质,非遗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以人为载体,依附在人身上的文化形式,代表性传承人多为年长者。通过资助扶持和教育培训等手段,鼓励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
着力非遗文化活动,拓宽非遗保护传承。一方面做好细致摸底调查工作,收集、整理相关材料,以音像、图片、书籍、影像等多种形式加以保存,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立系统全面的档案和数据库。另一方面以非遗项目为载体,积极举办非遗文化比赛等活动,宣传、引导社会群众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乡村活动,通过举办非遗宣传演出、专题培训班、制发非遗校园读本等措施,不断加大非遗保护传承覆盖面,有效破解了传承难题。在文明传承中,集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非遗文明传承体验设施。
着力非遗成果转化,扩大非遗品牌影响。一方面积极推动文旅融合,促进非遗与文旅项目融合发展,促进多渠道传承发展,在乡村积极组织非遗“赶大集”活动,让非遗走进大山、田园综合体等景区,既可以让群众体验非遗魅力,又拉动了非遗项目增收,也为文旅活动带来新的增长点,使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培育和发展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非遗文化对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举办非遗项目常态化展演,开展民间传统节日,打造季节性节庆活动等方式,在旅游景区演出和展示非遗项目实景,不断扩大非遗文化品牌影响力。
(大田县委文明办 高上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