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如何从同质化的竞争中突围?明溪籍当代著名艺术家余润德教授认为,要用艺术内核为美丽乡村铸魂。这也是他为家乡明溪县胡坊镇肖家山村文旅发展所提供的思路和方案。
余润德1967年生于明溪,长于明溪。幼时常回村省亲,嬉戏于自然之中。家乡的点滴印象伴随他成长,最终融入他的艺术殿堂,成为他作品中“重要的自我生命体验过程”。
余润德成长于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父亲、兄长常在家挥毫泼墨,即兴弹唱,这成为他最初的艺术启蒙。他尤其钟情绘画,儿时就展露出非凡才华。目前,余润德担任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央财经大学画院执行院长等多项职务,荣获第十七届国际艺术大奖展“银奖”、首届世界华人美术“金笔奖”等多个奖项。他还是知名艺术教育专家、教授,多年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持高端艺术教育。有评论称,其个人风格和艺术语言“让人产生强烈的情感与思想共鸣,不落俗套,洞达内心”。
“用艺术赋能助力家乡发展”是余润德多年来的心愿。在余教授看来,肖家山有古木、流水,有“云上秘境”,有人文传说,艺术意象丰富。
“然而,国内美丽的乡村并不稀缺。我建议用艺术突显特色、丰富内涵。”他说。
近十年来,余润德多次倡议肖家山实施“美育乡建”。2016年,依托胡坊镇的人才回引政策,余润德正式受邀指导策划“艺术肖家山”建设。去年,肖家山新建美育研学基地、非遗馆以及全市首个乡村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云上秘境”艺术作品展。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等多家知名艺术院校在肖家山挂牌成立教研基地,举办专业性、学术性的展览。千年古村首次与当代艺术碰撞出绚丽火花。
余润德希望生态体验与艺术之美在这里共鸣共生,“具有多元开放、中西融合、国际视野的当代艺术作品给人以美的感受和思想的启迪,让人在方寸之间感受艺术气息和生命气象”,让肖家山独特的文化内涵对游客产生别样的吸引力。
艺术之路应当走出乡村,走向未来,“或者首先连通至南山遗址”。未来,余润德建议修建一条“艺术之路”,展现客家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并联动、创新沿途各类艺术商业文旅新业态。他认为,有别于同质化的创建能吸引年轻人加入,促进新质生产力和消费提升,拥有广阔的发展潜力与想象空间,这是一条未来的创新之路、文旅之路、绿色之路、财富之路、发展之路。
来源:三明日报(明溪记者站 詹铁笛 通讯员 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