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岁月峥嵘。1934年10月,约1.4万名中央主力红军从宁化出发,踏上了漫长而艰险的长征之路;90年后,人们心怀崇敬与信仰,再次站在了与历史交汇的起点。
“我们代爷爷来看看!”10月12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明段集中开园之际,在宁化主会场活动现场,革命烈士、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之孙董乃煌动情地说。当日,他携女儿董立双共同参加活动。
思绪如潮,他们回想起了长征前夕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1932年10月,董振堂担任总指挥的红五军团抵达建宁,展开了一系列防御保卫战。1934年10月,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中央主力红军开始了战略大转移。董振堂率领的红五军团担任全军后卫,其中第34师主要由5000余名来自三明和龙岩的战士组成。该师作为后卫,为掩护大部队顺利渡江,浴血奋战,最终成为湘江战役中唯一一支成建制牺牲的部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提及“绝命后卫师”红五军团第34师,董乃煌眼眶泛红。这个悲壮的故事,在他脑海中反复回放:“成功渡江后,爷爷多次为这支血染湘江的红军队伍流泪,这是一支极其英勇的队伍!”
站在这片由无数像董振堂这样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红土地上,当年他们救国自强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对比今昔,董乃煌感慨万千:“三明发展得很好,交通便捷,出门坐动车、乘飞机都很方便,再也不用像爷爷当年那样步行翻山越岭了……”
长征途中,在敌军紧随其后、随时可能发动进攻的危急情况下,董振堂得知部队中有一位即将分娩的女战士,毅然决定让战士们坚守阵地,为女战士争取生产的时间。战士们死守数小时,终于等到孩子顺利出生。战斗结束后,面对部分战士的不解,董振堂说:“我们流血牺牲,不就是为了这些孩子吗?”这段历史让董乃煌对爷爷更加敬佩。
董振堂先人后己,是当之无愧的楷模。董乃煌谈及爷爷入党时,上交了所有积蓄3000块银元。毛主席得知后亲自找他谈话,让他给自己和家人留一些。他却说:“我参加了红军,入了党,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党,还要钱做什么?”
董振堂的家国情怀和崇高品质,在一代代的传颂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后代。董家有一条祖训——爱国持家,克己助人。
董乃煌表示,作为中国人,首先要爱国,守护好国家;其次要照顾好家庭;同时还要以宽广的胸怀待人,严于律己。遵循前辈教诲,董家子孙积极入党,在各行各业勤勉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董立双家庭也于2022年荣获河北省“最美家庭”称号。
“现在是和平年代,不必像革命先烈那样去打仗,做好本职工作也是继承先烈遗志。”董乃煌说,尤其是先烈后代和老区苏区群众,更应该立足工作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这就是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也是实现革命先烈最希望看到的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的最佳途径。
“您的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我们会让您和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让强大的新中国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在给爷爷的信中,董乃煌深情写道。
来源: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