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考察谷文昌纪念馆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向谷文昌同志学习,树牢正确政绩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把丰碑立在人民群众心中。
谷文昌在东山县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更在宁化这片土地上,用汗水和智慧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1969年冬天,谷文昌被下放到宁化县禾口公社红旗大队(现石壁镇红旗村)当社员,开始了他在宁化的新篇章。
让群众吃饱饭
当时的宁化“路隘林深苔滑”,禾口公社不少人吃不饱、穿不暖,每天清晨还有人溜到其他大队,打着打工的旗号混饭吃。
“红旗大队700多人,耕种着500多亩田地,其中400多亩是冷水山垄田,亩产不到300斤。”宁化县石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孙东升说。
如何解决当地农民吃不饱的问题?谷文昌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调查研究,直言不讳“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并提出改进方法:田水应由串灌改轮灌;品种需要改良;高杆疏植改矮杆合理密植;土壤板结,应多施农家肥。
串灌是田水从一块田串到另一块田,轮灌则是田水在土地间轮流灌溉。孙东升介绍,串灌容易引发病虫害,且浪费水资源,效率低;轮灌输水损失少的同时,灌溉充分,有利于提高灌水工作效率。至今,宁化大部分田块依然采用轮灌方式作业。
针对土壤肥力低,谷文昌帮助村里组织了积肥专业队,积攒农家肥、沤制绿肥,并利用到县城学习开会的机会,在县直机关联系了一些单位,作为红旗大队的积肥点,派专人在县城积肥,隔几天就用拖拉机、板车将肥料运回田间。
“每天天刚放亮,谷文昌就一手拎粪箕,一手持粪铲,捡拾猪粪、牛粪、狗粪。回来的时候头发上、眉毛上挂着洁白的霜花。”孙东升说。
解决了硬件条件,谷文昌开始整顿风气。他把东山绿化中的经验介绍给队干部,与群众商量实行“包工分”制,把效率、质量、报酬统一起来,不能干孬干好一个样。
这大大激发了群众的干劲,劳动效率、劳动质量大幅度提高。当年红旗大队摘掉了落后帽子,粮食产量迅速跃上千斤大关,在全社第一个登上农业发展《纲要》,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红旗大队”。
“从那时起,大家都亲切地称谷文昌为‘谷满仓’。”孙东升说。
让村子用好水
如果说在红旗大队的农业生产上,谷文昌展现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群众基础,那么在隆陂水库的建设中,他更是将这种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1965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兴建隆陂水库,以解决当地缺水缺电的问题。这是闽西北地区第一座中型水库,库容1760万立方米,对于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70年,谷文昌被任命为隆陂水库工程总指挥。他拖着在“文革”中落下的阵发性痉挛的左腿,与其他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一起,住在一座破旧不堪、阴暗潮湿的祠堂里。每天清晨5点,他就从工棚走到大坝,从大坝走到涵洞口,从涵洞口走到料场,检查工程质量,协调施工进度。
“他的这种身先士卒、吃苦耐劳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个参与水库建设的工人和干部。”年近八旬的张瑞栋当时担任隆陂水库指挥部施工技术员,他告诉记者,在工地上,谷文昌参加了几乎所有工种的劳动,打石、挖土、挑土、推车,哪里困难大、有危险,哪里就会有他的身影。
1971年3月,雨季即将到来,正是大坝合龙的关键时刻。大坝合龙高度定在海拔高程408米,全体人员夜以继日地苦干,填至402米高程时,下起了大雨,围堰漏水,抽水机故障不断。库中水位与合龙口土层同时增高,大坝面临被冲垮的危险。
“谷文昌拿起喇叭筒,拄着木棍来到工地上,亲自指挥运土,组织一帮精壮小伙子潜水,将漂浮起来的潜水管放回水底。”张瑞栋回忆道,他给县委打电话,请求紧急支援麻袋、抽水机,全体工人冒着风寒露冷,流淌着汗水,向龙口填土。最终,在大水追逼下,龙口胜利合龙。
1971年8月,隆陂水库建成。如今,水库灌溉受益村15个,干支渠道总长近300公里,实际灌溉面积1.8万亩,在防洪、抗旱、发电、改变生态环境、群众饮水等方面发挥了重大效益。今年以来农田灌溉放水5次,共67天,用水量达1348万立方米。
精神永存的丰碑
记者手记
谷文昌在宁化的两年时间里,不仅留下了物质财富,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宁化谷文昌纪念馆、谷文昌干部学院等地,已经成为党员干部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刻感受到了谷文昌那种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民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在当时激励着人们奋发向前,更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谷文昌在宁化的足迹,是他一生奋斗历程的缩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什么是真正的人民公仆。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成为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在追寻谷文昌足迹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个人的成长和奋斗历程,更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初心,这种初心和使命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不断奋斗。
来源: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丹宇 宁化记者站 张煌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