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劲萍:“援疆有期,但我的情怀无限期!”-皇冠集团网址442

皇冠集团网址442-新2皇冠会员手机网址查询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皇冠集团网址442-新2皇冠会员手机网址查询 > 文明播报
廖劲萍:“援疆有期,但我的情怀无限期!”
[三明日报]         2024-12-16 11:15:00        字体显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怀。1966年出生的廖劲萍,年轻时读的是艾青的诗。

  “它像一个拓荒者/全身都浴着阳光/面对着千里戈壁/两眼闪耀着希望”,这样的天地与胸襟,在廖劲萍的心中装了几十年。作为沙县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的她分别在2020年、2021年和2024年三次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服务于玛纳斯县农业农村局,是援疆干部中年龄最大的。

  初到新疆,廖劲萍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将所学融入新疆热土,探索出一些符合新疆实际的新技术、新模式,助力新疆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2020年第一次踏上援疆之路,身为玛纳斯县的农技干部、高级农艺师和果茶专家的廖劲萍开始参与到枸杞叶红茶等系列“援疆茶”研制。第二年,廖劲萍申请二度援疆,和省市援疆农技专家们共同成功研制出了枸杞叶红茶。2024年,58岁的廖劲萍三度援疆,带着《枸杞叶红茶配套加工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先后参加玛纳斯县、昌吉州和自治区举办的创业创新大赛,为的就是把枸杞叶红茶推向市场,为玛纳斯县开辟了农业特色产业新路径。

晒黑的皮肤是她最美的勋章

  玛纳斯县有着“凤凰城”的美誉,这里地势平坦,沃野千里,既是古丝绸之路北道重镇,也是守护乌鲁木齐的西大门。

  2020年5月,廖劲萍在玛纳斯县实地调研后发现,这里除了盛产葡萄,还种有上万亩的枸杞,是当地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枸杞叶略带苦味,后味微甜,很爽口,能清火明目,民间常用来治疗阴虚内热、咽干喉痛、肝火上扬、头晕目糊、低热等症。盛产枸杞,但枸杞叶却没有利用起来。这让有着多年制茶经验的廖劲萍有了想法:用新疆的原材料,做适合新疆人的茶。

  这样的想法不是廖劲萍才有,时任玛纳斯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侯新杰也曾有过类似的想法,但枸杞叶茶的苦涩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他。当侯新杰向福建援疆三明分指挥部咨询皇冠集团网址442的解决方案时,三明分指挥部立即推荐了廖劲萍,希望她能配合县农业农村局开展玛纳斯县枸杞叶茶制作工艺研究,改进枸杞芽茶制作工艺。

  接到任务后, 廖劲萍立即投入到实地调查、采摘原料、试验制茶等工作中。“作为一名农业技术工作者,田间地头就是我的人生舞台。”为了采摘最适合制茶的中午时段枸杞芽叶,廖劲萍总是在气温最高的午间,顶着炎炎烈日,采摘枸杞嫩叶。每次采摘完一身大汗,她来不及休息和梳洗就开始进行下一步工作。枸杞广泛分布在玛纳斯县各地,路途遥远。 廖劲萍经常是匆匆忙忙地吃完早饭就出门,前往50多公里以外的枸杞栽培基地,过了晚饭点后才回到指挥部,饭后还要及时加工这些芽叶。

  “茶叶的品质再好,但如果口感不好,消费者也不买单,市场很难打开。”为解决脱涩的难题,廖劲萍前往玛纳斯县广东地乡、北五岔镇等地,采集鲜嫩、厚实的枸杞叶做试验。由于没有专业设备,她白天采集原料,晚上借食堂的炒菜锅,一遍又一遍地做试验。为了让枸杞叶茶能成功脱涩,廖劲萍在试验过程中一步步操作着,一点点判断着。她精心把控和记录着每道工序的最佳时间,分时段闻着枸杞叶的香味,判断着杀青的最佳时间,感受揉捻和发酵的程度,记录烘焙的时间与次数……经过反复的失败和探索,她终于找到了枸杞叶茶充满苦涩味的原因和解决办法:适当增加揉捻这道程序之后的发酵时间,枸杞叶茶的涩感就没有了,而且口感芳香浓郁,还带有一丝甜味。

  目前,玛纳斯县枸杞叶种植面积共计1.2万亩。据廖劲萍团队测算,枸杞叶茶上市后,预计能帮助种植枸杞的农户至少能实现每亩1000元增收。有了产品,还得考虑如何推广打开市场。在三明分指挥部的统筹安排下,廖劲萍在玛纳斯开办了培训班,将枸杞叶茶的制作工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种植户。“我们以新疆枸杞叶为原料,利用福建红茶工艺制作枸杞叶红茶,具备两个优势。一是产品的口感独特、保健价值高,深受大家欢迎,被新疆百姓亲切地称作‘援疆茶’。二是变废为宝,因为每年入冬以后,大量的枸杞叶就自然凋落。我们选择在秋季枸杞采收结束后再采摘枸杞叶制茶,基本不会影响枸杞生产。希望将来枸杞叶红茶能够作为新疆茶的标志走进千家万户,真正让一片叶子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廖劲萍满怀深情地说。

  新疆的天空紫外线照射非常强烈,时间长了, 廖劲萍的手和脸被晒黑,援友们风趣地叫她“黑妹子”,简单的一句调侃,有心疼,也有敬佩。指挥长苏建章听后笑着说:“要叫‘黑天鹅’才合适,最独特和最高贵的象征,晒黑的皮肤是劲萍最美的勋章!”

让援疆茶系列“东南飞”

  2020年10月,廖劲萍完成首次援疆任务回到三明,却一直念念不忘玛纳斯县的枸杞茶。她希望利用三明先进的制茶机械进一步完善枸杞茶制作工艺,为玛纳斯县发展枸杞茶产业继续出力。

  在三明分指挥部的帮助下,廖劲萍从玛纳斯县弄回了30多株新疆红枸杞和黑枸杞树苗,种在沙县区的试验基地。经过精心照料,来自新疆的枸杞树苗在南方的土地上落地生根,长出绿芽。

  2021年初,廖劲萍再次主动申请援疆,继续探索研究推进“援疆茶”产业化、系列化发展。很快,她的申请得到了组织的大力支持。4月18日,廖劲萍再次踏上新疆大地,几乎是一刻不停地开始制作各类茶。

  榆钱、桑叶、苹果叶、沙枣叶、沙棘叶……这些形态各异的原料,经过廖劲萍的精心制作,华丽变身为功效独特的茶叶。相比于制茶,采茶的过程更为艰难。由于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很多植物周围布满了荆棘,采摘嫩芽时,再小心也难免被刺伤。廖劲萍记得第一次采摘沙枣叶被刺后,她的手指肿大、疼痛,挂了3天的吊瓶,过了1个月才慢慢好转。

  很多时候,采集茶叶要顶着烈日,而新疆的这些茶源植物大都披着鳞片,炎热、过敏,又是对她的考验。廖劲萍说,任何困难都不能让她停下探索的脚步。目前,廖劲萍研制的桑叶红茶、沙棘叶红茶、枸杞叶红茶等已经小量上市,销往北京、上海、南京等地。

  “这是我们最新研制的新疆野生沙棘叶红茶和沙枣叶红茶,富含多种有益健康活性元素。”2021年7月16日,廖劲萍向前来考察的福建商会投资商和茶博士们展示地道的“援疆茶”。

  “茶汤橙红透亮,滋味清香带甜,口感纯正、清香、淡雅,适合各类人群饮用。”品尝过后,福建商会投资商和茶博士们对“援疆茶”赞不绝口。

  第二次回到三明后,廖劲萍始终放不下新疆枸杞叶,一心想进一步优化制作工艺。今年5月,廖劲萍再次奔赴玛纳斯。“那半年我一直在做枸杞叶红茶与福建红茶互配的实验。”廖劲萍介绍,枸杞叶富含胡萝卜素、抗坏血酸、枸杞多糖等多种营养元素,与福建红茶互配,能提升口感,把枸杞叶红茶打造成集美味与营养价值兼顾的养生茶。

  如果说“援疆茶”的成功是三度援疆的小成就,那么参加创新演讲就是廖劲萍人生中的另一成就。现实中,她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口才特别好的人,但凭着一股冲劲儿,从预赛到决赛,带着她的援疆茶项目一路过关斩将,冲到了自治区决赛的舞台,从995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在2024年自治区创业创新大赛决赛中获得昌吉州二等奖、自治区优秀奖的好成绩,成为三明援疆队伍首个在自治区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奖的项目。作为年纪最长且毫无经验的参赛者,专家评委这样评价廖劲萍:“你用情至深,ppt全程围绕着‘情’娓娓道来,很特别,所以你赢了!”

  除了对援疆茶研制工作的大力支持以外,2020年以来,福建援疆三明分指挥部积极主动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昌吉州、玛纳斯县相关部门对接,持续将传播茶文化、发展茶产业列为对口支援玛纳斯县的重点工作,累计投入援疆资金200余万元,用于推动两地茶文化、茶产业交流交往,形成了集援疆茶制作、茶叶销售、茶皇冠集团网址442的产品展示及校园茶文化为一体的产业援疆、文化润疆新格局。2022年,福建援疆三明分指挥部在兰州湾镇八家户村投资打造了一座“三明茶馆”,在研发“援疆茶”的基础上,将“三明茶馆”打造成了集“茶文化 农特产品 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网红打卡地,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并通过闽玛两地农特产品平台销售。

  “目前,‘援疆茶’已成功进入上海、福建等地,实现了福建茶叶西北飞、新疆茶东南飞的产业交融新格局。”廖劲萍如是说。

南果北种 它们在玛纳斯安了家

  第三次援疆,廖劲萍还负责玛纳斯县“南果北种”新特优作物品种综合试验基地管理工作。这次,她的行李除了一些衣物外,还带有许多农作物品种。“我人还没到,电话先到了,一些农民朋友让我带点黑花生的种子,我筛选了彩色花生、美国黑花生等几个品种带过来试种,如果效果比较好,可以在玛纳斯大面积推广。”廖劲萍笑着说。

  为丰富群众的菜篮子,改善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品质,福建援疆三明分指挥部集中农业技术力量和部分援疆资金,从三明引进试验优质蔬菜瓜果良种,同时联合县农业农村局,以免费发放种子包等形式,引导当地群众发展庭院种植,深化明玛农业科技交往交流交融。

  充足的水土、光热等资源条件,让玛纳斯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资源优势。经过大量的考察和调研论证,廖劲萍和她的团队在新疆玛禾农庄生态有限责任公司新特优基地里试种建宁黄桃、阳光玫瑰葡萄、沙县花㮈、青㮈等南方水果。经过精心培育和技术攻关,今年建宁黄桃长势良好,喜获丰收,试种的黄桃果树全部结出果实。“今年是试种成功的第二年,产量不高,但果实品质好,吃起来鲜嫩多汁,口感非常好,最重要的是它比当地黄桃品种提早上市20天。”廖劲萍说。

  “虽然南果北种是发展高附加值、高效农业的可行之路,但是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果品的生长习性,都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这条探索之路,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廖劲萍感慨道,“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尤其是冬季有霜冻的天数不多,这些都是果树生长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克服气候带来的难题,必须从品种选择,采用修剪施肥措施,提高果树抗寒能力,争取有限生长期内结出丰硕的果实。”

  廖劲萍及团队在种植这些果树前就下足功夫,进行了多方改良,在做好基地有机肥施用措施和保水保肥的同时,还设法保证适宜果树生长的土壤温度。“这样一来,每年从4月到10月,能顺利生产出优质果实!”提起建宁黄桃的丰收,廖劲萍一脸笑意。

  除了瓜果,廖劲萍和三明援疆农技专家还带来了豇豆、黑花生和玉米等品种进行试种,让它们在天山南北安家扎根,适应新疆的土壤、气候,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其中,清流赖坊花生的试种丰富了玛纳斯农业产业链。自治区科技特派员、玛禾公司负责人吴逸华主动拿出30多亩富硒农田,和援疆农技专家共同打造援疆新特优果蔬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在果蔬栽培的每个节点,廖劲萍经常放弃休息的时间,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2021年7月,丈夫在廖劲萍第二次援疆时休假15天去玛纳斯探班,原本以为可以游山玩水欣赏美景,结果却陪廖劲萍下田干了半个月的活。

  真情的力量,可以直达人心;无疆的大爱,可以跨越时空。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从满目苍翠到茫茫戈壁,三次援疆,廖劲萍感慨万千:“做的都是本职工作,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却收获了友谊、赞许和荣誉,援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援疆有期,但我的情怀无限期!”

  来源: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超旻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皇冠集团网址442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