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西社区针对老旧小区无物业、老年人口多、难点问题多的情况,将社区治理与积分兑换有机融合,创新推行“红色积分计划”,引导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用“微积分”撬动“社区治理杠杆”,构建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红色引领“微细则”,变“社区事”为“自家事”
一是量化积分清单。由社区党支部牵头制定《社区党员积分管理方案》《社区治理积分兑换办法》,按照积分对象不同,将党员、群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文化活动、政策支持、协商议事等纳入积分管理事项,量化不同对象参与社区事务的积分清单。
二是合理设置积分。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设置理论宣讲、文明实践、爱心帮扶等15项积分项目,根据工作难易程度赋予不同分值。
三是一卡“赋能”兑换积分。统一规范积分卡,实行“一人一卡一编号、一分一记一核实”。协调辖区众联超市联合设置“积分超市”、近邻之家“积分兑换角”,不同商品对应不同积分,居民积分卡达相应分值后可兑换自己心仪的物品,有效保障积分制落实落地。目前,以户为单位发放“红色积分卡”400余张,有效带动居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
共建联动“微服务”,变“烦心事”为“暖心事”
一是联建特色团队。发挥毗邻三明学院的优势,与康养学院签署党建联建协议,探索成立由社区党员和学院青年组成的荆西社区“青邻帮帮团”,推动大学生青年与社区双向奔赴的“青邻志愿计划”落地。为了关照社区内有需要的老人,社区组织3~5名青年帮帮团成员结对服务1名老人,包片服务辖区60周岁以上老人400余名。
二是健全“三单”服务。以“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原则,深化片区红色联盟在职党员“点单”“派单”“评单”机制,从环境整治、纠纷调解、政策宣传等3个方面收集认领“微心愿”110个,解决实际问题97个。
三是推行积分爱家。引导居民党员发扬主人翁意识,组建“芳姐调解”等志愿服务队,参与矛盾调处、环境治理、关爱帮扶等志愿服务,实现“奉献—积分—回报”志愿服务良性循环。同时,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在不同时间节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近邻文化节活动,共开展“爱积分·邻聚力”“情暖重阳”等形式多样的活动10余场次。
亮晒激励“微机制”,变“等等看”为“主动做”
一是设置积分分享日。依托近邻恳谈会,不定期举办“积分分享会”,邀请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分享积分心得、讲述积分故事,激发辖区居民主人翁意识。
二是推行联建积分通报。将近邻恳谈会中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办理情况纳入辖区每月的联席会议中进行通报,切实推动问题整改。同时,按照为民办实事数量,对共建联建单位进行排名,为排名靠前单位授予荣誉旗帜。
三是监督推动积分落实。按网格划分,邀请4名热心群众作为积分监督员,通过近邻恳谈“线上线下”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了解党员群众意见建议。今年以来,通过“恳谈”平台推动116件实事办结,办结率达100%。
来源:三元区荆西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