篙起篙落,泛排而歌。日前,在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三明实践基地首批实践点——泰宁县上清溪景区,“状元级排工”黄盛腾正和游客们讲述着绿色生态带来的幸福生活。
1997年4月10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泰宁县上清溪考察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工作,对泰宁发展旅游的思路给予肯定,留下了“一条鲤鱼”的感人故事。
20多年来,泰宁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好好保护环境”的重要嘱托,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持续做实做足“生态”和“旅游”融合文章,生态旅游区持续升级,绿色经济快速增长,文旅康养、影视文化、研学培训等新业态经济持续壮大,泰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旅游转型
按下融合“快进键”
鱼子灯、桥灯、傩舞……每逢周末,泰宁古城里热闹非凡,“非遗巡演”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与市民前来观赏、打卡、直播,成为一道文旅亮丽风景线。
百里湖山、宋明古城、千年村落、古朴民俗……泰宁文旅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满足游客多元化旅游需求,泰宁县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出丹山碧水游、泰宁古城游、红色苏区游、世界地质公园研学实践游以及康养疗休游等一系列旅游线路,并以做活夜经济为契机,举办了“啤酒节”“状元文化节”“非遗文化体验”“音乐节”等各类文化活动,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潜力,推动旅游市场升温。
“敢唱你就来,有你更精彩。”近段时间,每天随着夜幕降临,由泰宁县工信局举办的“百姓大舞台——抖音直播全民k歌”便在泰宁古城状元文化广场火热开赛。
舞台上,来自全县各乡镇的选手们轮番献唱,还有很多游客即兴参与。参赛曲目风格多样,或深情动人,或悠扬灵动,从歌唱祖国到歌唱幸福生活,从歌颂红色精神到抒发乡愁,从经典国粹到流行曲目,选手们深情演绎、大放异彩。舞台下,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大家时不时拿出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
“不论老幼,不分职业,这才是咱老百姓的舞台。”市民张先生带着家人来给他妻子加油。张先生的妻子平时特别喜欢唱歌,“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站在百姓关注的舞台上唱歌,挺难得的,周围的夜市也热闹,唱完还能带娃接着逛。”在他看来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古城夜生活带来的享受体验。
2022年,泰宁金湖旅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被三明市授予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三明实践基地首批实践点。 泰宁县以此为契机,持续发力,下好文旅复苏“先手棋”,唱好全市旅游“主角戏”,深入实施“一十百千万”文旅消费复苏行动,做旺高端旅游消费、做强文旅经济板块,坚持“以文化促旅游、以活动聚人气”,做旺文旅消费市场,通过举办“啤酒节”“状元文化节”“非遗文化体验”“音乐节”等各类文化活动,不断增强泰宁旅游体验性,力争全县文旅市场“一年回暖、两年提速、三年突破”。
今年1月至6月,全县旅游人数达375.65万人次,同比增长22.3%,旅游收入达28.44亿元,同比增长31.7%。
护好生态
走绿色发展之路
绿色,是泰宁县发展的“底色”。为了让底色更加灿烂,泰宁积极探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路子,申遗成功13年来,投入保护资金10多亿元,实施遗产地管理、服务和生态保护项目。组建景区监察分队和旅游综合执法大队,建成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利用互联网、视频监控、无人机等智慧旅游监管手段,对遗产地资源、景区、河道进行巡查管控。
同时,在全省率先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征收制度和遗产地村庄生态公益林补偿、率先开展低碳景区试点创建,首创实施遗产地村庄“节材改燃”政策。购置了全省最大垃圾清理船,常态化开展湖面垃圾清理,维护和展示了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2014年、2017年和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展望》报告的保护状况连续被评价为优良,使“中国丹霞”成为中国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样板。
在保护中利用、在发展中保护。泰宁县坚持保护与发展齐驱,泰宁绿色业态逐步发展,培育壮大了森林康养、研学市场、写生基地、影视基地、职工疗休养及会务活动等新兴产业,绿色经济明显增长。2022年,泰宁全县接待游客59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7.03亿元。
如何让发展更有温度,用绿色生态书写美好生活?泰宁县把旅游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生态优先理念贯穿人居环境整治全过程,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使绿色发展成为富民惠民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走进泰宁县大田乡大田村,农房庭院干净清爽、层叠有致,沿河休闲步道曲径通幽,清澈剔透的河水沿着龙鳞坝顺势而下,岸边水草植被丰茂,三五村民围坐凉亭中谈笑风生,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田园画卷。
“以前村里脏乱,到处都是鸡窝猪圈。现在村庄像个大公园,我们几个老伙计每天都要在河边散步。家乡这么美,我很自豪!”提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杨大爷赞不绝口。
在泰宁,像大田村这样的“画中农村”数不胜数。县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高起点编制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一以贯之推广以“粉墙、黛瓦、坡顶、翘角、马头墙”为标志的泰宁本土建筑风格,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要求体现在乡村建设全过程,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田园乡村。
来源:三明日报(泰宁记者站 熊明欢 刘清香)